汉阳光复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传宜 查看:
汉阳与武昌隔江相望,为汉阳府所在地,有当时全国最大的钢铁厂、兵工厂和一些附设工厂,是革命军和清军的必争之地。瑞澂逃登楚豫舰后,曾派建威、湖隼两鱼雷舰前往汉阳,以控制兵工厂,他认为:“此厂得可保全,则亦大局之幸。”然而,武昌起义后,汉阳驻军很快反正,清方保住汉阳兵工厂的企图化为泡影。
汉阳驻军是第四十二标第一营。该营防守汉阳兵工厂和钢药厂,营部设在两厂之间的龙灯堤。第四十二标的革命组织是文学社第四支部,胡玉珍为支部正代表,邱文彬为副代表。9月中旬党人定起义计划,四十二标也分配了任务,但10月9日的临时决定,却未能及时得到通知。武昌总指挥部被破坏,汉阳驻军党人尚不知情。10月10日,清军第四十二标第一营管带汪炳山,时率领士兵驻防汉阳,负责兵工厂与钢药厂的警卫工作,下令该营士兵不得外出,即使采办人员,亦限于上午十时归营,并有其他种种严厉之规定。是日,胡玉珍担任采买,办妥米菜,吩咐伙夫挑回,自己借故跑到汉口交通处范明山寓所,打听消息,恰好遇见从武昌逃回的王宪章,乃告以革命机关被破坏的详情,并嘱咐胡玉珍应立即准备起事。午后六时胡回营,因时间超过,值日长宋锡全罚其禁闭一月。到夜间十二时,胡玉珍趁值日长就寝,将所闻“机关被破坏”的消息转告同志王缵承。胡、王密谈时,正当武昌起义发动,然彼二人尚不知。10月11日,李金山从大校场回来说,辎重八营官兵露宿其处。大家虽感到奇怪,但不明真相。同日正午,同志袁金声奉派送营部公文到汉口标本部,王缵承系营部司书,故利用机会,要袁金声到武昌一探消息。袁递公文后,急渡江往武昌打探消息。下午四时袁回营,说武昌城门紧闭,守城士兵,左臂皆缠白布,城外所贴布告,署“都督黎”。这样,大家才知道武昌业已起义。胡玉珍速往汉口与二营同志赵承武等商洽,并约王宪章来议事。王缵承则通知左、前两队同志于八时半举义,各占领其防守之厂及厂外山隘。及宪章、玉珍先后至,议事有顷,玉珍鸣枪为号,右、后两队齐赴操场集合,即进子弹库,取子弹分发,管带汪炳山制止无效,借机逃走。此时队官宋锡全在大营门与黄家麟谈话,见同志起事,原欲起而制止,家麟不由分说,即将预先准备之白布一幅,系于锡全左臂之上,锡全素识时务,且极机警,随即改变态度,抽出佩刀作指挥之状。玉珍当时正向军士演说,见锡全有意革命,乃曰“宋队官日知会党员也。才学本为营冠,平日待士兵尤和平,吾辈此后皆听其指挥,”众皆欢呼,起义初步获得成功。
驻兵工厂的左队,由邱文彬鸣枪集合后,检查枪炮厂、子弹库,并布哨龟山,又以大炮三尊驾于山顶。天黑夜深之后,文彬一面急促请营部同志派兵支援,一面分队经棲霞寺包抄由武昌逃来的清军辎重营残部之左翼,并自率数十人向山下冲击,辎重营残部未抵抗而逃。不久钢药厂警被驱散,兵工厂总办王寿昌亦逃往上海。至此,革命军即设司令部于兵工厂之公务厅,设指挥部于龟山上。汉阳兵不血刃,从此光复。
次日,同志张大鹏、张文斌等,前往狱中迎释力亚东。时汉阳知府已逃,众同志乃举李亚东即领府篆,接掌各事。同日,有清方军舰一艘,满载士兵,由刘家庙经黄鹤楼江面转向龟山而来,邱文彬当机立断,下令开炮轰击,击中船尾,敌舰知已有备,向下游逃去。后来才得知此舰专为瑞澂、张彪运兵进驻兵工厂的,故这次龟山炮击,关系相当重大。
革命军占领汉阳,掌握军事工业,不仅关系武汉战守,邻近各省起义军的军火供应亦可解决。当日检查厂中成品,计有快枪八千余支,半成品十一万余支,子弹二百余万发,五生七的过山炮五十六尊,钢炮一百零八尊,装成的炮弹三万发。钢药厂存棉花一库,硫磺、无烟白药等数百罐,他件无数。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