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黄冈起义
辛亥革命网 2010-11-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苟德敏 查看:
图片说明:潮州黄冈起义中起义军使用的简陋的武器
潮州黄冈起义又称丁末黄冈之役,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同盟会在广东潮州黄冈发动的反清起义。
这次起义是孙中山委派许雪秋发动起来的。许雪秋亦作雪湫,原名有若。广东海阳人,新加坡华侨富商之子。初曾向清廷捐得候补道衔,后立志“逐满兴汉”。1904年归国,次年以承筑潮汕铁路工程及召募团练为名,聚众千余,约期举义,未发事泄,再赴新加坡。1906年得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被委任中华国民军东军都督,主持岭东军务,遂返粤为武装起义做准备。许雪秋回潮州后,召集同志会商进行办法;并往香港会晤冯自由等,谓事机成熟,惟人才缺乏,请电同盟会总部速派同志归国相助。后孙中山派人配合他,加紧了起义筹备工作。适萍浏醴起义失败后,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出境。1907年3月4日,孙中山被迫离开日本赴安南(越南),到河内后立即在甘必达街61号设立了领导西南武装起义的总机关,准备就近组织领导广东、广西和云南三省的起义。他认为这些省份地处边陲,群众基础较好,易于发动;地域宽广,便于迂回作战;尤其有利于从国外输送武器和人员。为此,孙中山决定先在广东西部的钦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廉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部的潮州、惠州四府同时起义;许雪秋仍负责潮州方面起义。许通过会党首领余纪成、陈涌波在会党中做发动组织工作。
不料事情突变。5月21日,商民演戏,防兵在台前调戏妇女,捕去出面干涉的党人2名,并拟搜查泰兴杂货店总机关。负责起义的同盟会员余纪成、陈涌波遂先发制人,提前行动。22日晚,余纪成聚集700余人于黄冈城外,誓师起义。陈涌波为前锋,由北门攻入,围攻都司衙门。当夜忽降阵雨,义军多为旧式鸟枪,弹药尽湿,陈涌波便改用火攻。在熊熊烈焰中,陈涌波叱咤冲突,血战一夜,攻克黄冈,生擒都司隆启等。次日,在旧都司衙门成立军政府,以陈涌波、余纪成为正副司令,同时,以“大明都督府孙”及“广东国民军大都督孙”等名义发布文告,宣称“为官府苛税,民甚难堪,专欲除暴安良”,并颁发纪律十余款。起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因此深受群众拥护,附近贫民纷纷参加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五、六千人。军政府要地方殷富交银献米,“富室均被勒提军费,为数甚巨”,“一廖姓者二次被勒,至有三四千元之多”。粤督周馥电责潮州镇总兵黄金福出兵,并派水师提督李准率队继进;又促闽浙总督松寿拨队防堵。由于这次起义事出仓促,具体主持者不了解通盘计划,事发后才派人去香港请许雪秋来督率义军。适时黄金福部清军已抵离黄冈二十里的汫州。起义军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陈涌波率领,直趋潮州、汕头,目标是乘黄金福带兵外出之时,攻占其巢穴;一路由余既成率领,直接奔向汫州,攻击黄金福部。25日两路军队同时出发。余部抵达汫州时,天已黎明,而清军早有准备,因此初战失利。进攻潮汕之义军,得知汫州失利,即改变计划,转援余部义军。25日夜,陈涌波出击黄金福军,起义军所用土炮威力不大,至第二日午,已死伤数十人,向黄冈乞援。余纪成披发痛哭,义军大受感动,身带双刀,背着湿被棉胎,准备肉搏,敌势危急。恰于此时,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所派援军到来,义军腹背受敌,弹药告罄,因而汫州未能攻下。27日,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陈涌波、余纪成等决定保存实力,解散义军。余纪成等由海道逃往香港。起义宣告失败。28日,清军进入黄冈,搜获陈余等遗落的党人名册,按名逮捕,惨杀200余人。东灶乡民困曾为起义军煮粥,被黄金福用炮轰击,“惨毙多命”。这年是农历丁未年,此次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