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南北定都之争

辛亥革命网 2012-03-29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王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2年新春前夕,清帝退位,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也宣布辞职,各省代表推举前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此期间,
 

  1912年新春前夕,清帝退位,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也宣布辞职,各省代表推举前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此期间,南北双方围绕着定都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这就是民初历史上有名的南北定都之争。

  清帝下诏退位

  1912年2月12日(农历辛亥年腊月二十五),清廷颁布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正式宣告结束。 清帝退位诏书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诏书由晚清状元张謇所拟,袁世凯修订,诏书末段“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之句即为袁世凯所加,其用心也是人所共知。

  根据事先的约定,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13日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一职。与此同时,孙中山还提出了三个附带条件: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不能更改;辞职后,俟参议院举定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之时,大总统及国务各员乃行辞职;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

  孙中山此举的目的无非是让袁世凯离开他经营多年的老巢,以便于实行民主共和制度。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孙中山的这三项提议。

  袁世凯对临时政府方面定都南京的决定十分恼怒,立即致电孙中山表示难以接受,并以“退归田园”相威胁。电文说:“若专为个人职任计,舍北而来,则实有无穷窒碍。北方军民意见尚多,纷歧隐患实繁,皇族受外人愚弄,根株潜长,北京外交团向以凯离北为虑,屡经言及,奉江两省时有动摇,外蒙各盟迭来警告,内讧外患,递引互牵,若因凯一去,一切变端立见,殊非爱国救世之素志。若举人自代,实无措置各方面合宜之人,然长此不能统一,外人无可承认,险象环集,大局益危,反复思维,与其孙大总统辞职,不如世凯退居,盖就民设之政府民举之总统而谋统一,其事较便。今日之计,惟有由南京政府将此北方各省及各军队妥筹接收,世凯立即退归田园,为共和国之国民,当未接收以前,仍当竭智尽愚,暂维秩序。”

  袁世凯“退归田园”的威胁,并未动摇南京要袁世凯南下就职的决心。15日下午,临时参议院开会选举临时大总统一职,直(今河北)、鲁、豫、晋、陕、苏、皖、浙、闽、赣、湘、鄂、川、滇、粤、桂、奉(今辽宁)等17省代表各投一票, 袁世凯以全票当选。孙中山随之致电袁世凯祝贺:“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第一华盛顿。”

  实事求是地说,袁世凯原意并非想从南京方面承接政权,从诏书中“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政府”一语即可看出端倪。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在其《袁氏当国》一书中说:“袁本另有打算,要由他自己承清朝太后之命,召集国会,决定国体,然后由国会选举他做总统。如此他就不需要做革命党的总统了。但是他未能如愿,不得已而求其次,他现在也只有通电接受革命党参议院所推选的大位。如今既接受此职,就得接受他们所通过的实行内阁制的约法和以南京作首都的决定了。袁对做总统的法律根据,暂时不敢提出异议,对把南京作为首都,他就推宕了。猛虎不能离山,袁世凯何能离开北京呢?”

  专使北上迎袁

  南京方面对袁世凯不愿南下早有准备,一俟选举结束,马上派专使北上迎袁。 2月16日,袁世凯致电孙中山及临时参议院,说明南下为难,俟南京专使到后再商。同日,袁世凯在北京迎宾馆会见各国驻华公使,就建都地点与列强寻求默契。17日,也就是农历除夕这一天,孙中山再次致电袁世凯,促其南来。

  2月18日(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 孙中山委派教育总长蔡元培、法制局长宋教仁、前议和参赞汪精卫、外交次长魏宸组、参谋次长钮永建、湖北外交司长王正廷、海军顾问刘冠雄、陆军部军需局长曾昭文、步兵31团团长黄恺元等人为迎袁专使,偕同唐绍仪赴北京迎袁世凯南下。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