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辛亥年的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1-12-01 00:00 来源:光明网 作者:任生心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武昌爆发,全国革命党人闻风而动,纷纷举行起义。与湖北毗邻的江西省立即震动起来。 ,江西辛亥年的革命,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武昌爆发,全国革命党人闻风而动,纷纷举行起义。与湖北毗邻的江西省立即震动起来。江西省与革命的渊源很深,1906年,同盟会策动湘赣边界的会党和矿工举行的萍浏醴起义,“萍”就是指江西萍乡,这次持续时间近一个月的起义规模空前,震动中外。

  江西历来就是同盟会的工作重点,同盟会成立不久就派员至江西从事革命活动,一方面与当地的会党建立密切联系,将许多会党发展成为革命党;另一方面利用新军建立的机会,设法进入新军。所以江西与各省的一个重要不同,是江西新军中的上中层军官就有不少同盟会会员,而在其他省份甚至在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主要局限于下层军官,更多的是士兵。江西的新军第二十七混成协各标营的领导权主要操控在革命党人手里,但是各标营并不集中驻防省城,而是分散在全省各地,因此江西的革命党人虽然掌控了新军的权力,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

  江西省的光复起始于九江。九江是赣北之重要港口,它依牯岭而北锁长江、东扼鄱阳湖口,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九江上接武汉、下通上海,既是军事要地,也是江防重镇。辛亥革命前,清政府在九江布有重兵。沿江设有马当、湖口、田家镇、金鸡坡等守备炮台, 在必要时它们能迅速阻断东西南北之往来。萍浏醴起义失败之后,同盟会会员林森、吴铁城等人决定将活动重点由会党转向新军,于是他们来到九江,组织了一些进步团体,暗中联络新军,图谋革命。当时驻守九江的是新军第五十三标和第五十五标两个营。第一营队官刘世钧,第二营排长顾英,第三营排长何燮桂等人都是革命党人。

  武昌起义第二天,在新军中工作的九江籍同盟会会员蒋群刚好由昆明经武汉回到九江。遂利用武昌起义的声势在新军中积极活动,驻守在九江的新军第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以及该标三个营的管带范福增、黄焕章、何文斌等或为蒋群的旧友或为同学,经过一番沟通,他们相约于10月23日发动起义。当然蒋群的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孤立的。在他之前,九江已有大批的同盟会员在默默地耕耘,他们是林森、吴铁城、蔡公时、张华飞、徐秀钧、罗大佺、陈中瑞等。但蒋群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他切实地将九江起义推向成功!

  当晚8时许,金鸡坡炮台首领陈廷训发炮三响,新军各营听到炮声,知道是起义的讯号,立即集合,在城头举火响应。顿时火光冲天,起义士兵臂缠白布,分两路攻打道、府两座官署。九江道台恒保闻讯后逃入租界,然后搭轮船奔往上海。九江知府璞良率卫队死守衙署,起义军一拥而入,将其捕获。璞良倒是很有血性,坚持要与九江城共存亡,绝不苟活。革命军看他忠义可嘉,本想饶他一命,但璞良坚持要殉“清”,最后被杀。

  还不到天亮,起义军就兵不血刃地占领九江,继而乘胜攻占了马当、湖口两座炮台,稳固江防。随即在道台衙门组织成立九江军政分府,布告民众,通电全国。马毓宝被拥上了都督的位子。蒋群担任了帮办军务兼参谋长、刘世均为参谋次长、吴铁城为总参议、林森因便利同盟会秘密工作,在九江海关任职,即被委请承担交涉事宜。几天以后,著名革命党人李烈钧来到九江。蒋群与李烈钧曾在云南共事,知李烈钧是位有才能和胆略的人,主动让贤,推举他接任参谋长。随后,附近湖口、马当炮台守军相继反正,李烈钧亲自指挥金鸡坡炮台封锁长江,截留由长江上溯的多艘军舰,切断清军从长江下游进攻武汉的通路,推动了海军的起义,有力地支援了湖北首义地区,更震动了全国,壮大了革命军的声威。

  九江起义的消息传到南昌后,全城震动。当时在南昌的新军第二十七混成协的马、工、炮、辎各营队、陆军小学学生、测绘学堂学生和测量司学员都跃跃欲试,准备响应革命。此时江西巡抚冯汝骙、兵备处总办张季煜以及藩、臬台等大员,日夜筹商应变之策,企图镇压和扼杀革命。采取以下措施:一、特令臬台张检督师赴九江,“剿办”独立的官兵;二、调上饶防营统领刘懋政迅率所部兼程限期赶到南昌,监视城外新军和城内学生等;三、软禁混成协协统吴介璋于巡抚衙内;四、由张季煜调陆军小学学生出城野操,趁机亲率职员卫队赴陆军小学收缴子弹;五、对新军和学生等进行“安抚”,企图收揽人心。这些反动措施,更加激起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加速了起义日期。经革命党人蔡公时等策动,各营队官兵多赞成发动起义。于是革命党人决定武装起义,10月28日,新军中革命党人马营管带方先亮,排长蔡森,工程队官蔡杰,排长韦兆熊、米洛宾,司务长沈鹤年,辎重队官宋炳炎等20余人秘会商议,决定由方先亮、蔡杰、宋炳炎为司令,蔡森为独立马队的指挥,韦兆熊为前卫司令,定于10月30日晚上实行攻城。

  10月30日晚11点30分,蔡森等率队爬入城内,城内士兵放火响应,一时间,各队新军纷纷起义。陆军小学学生、测绘学堂学生和测量司学员一致武装响应,驱逐守城士兵,打开城门。冯汝骙想要召集官员前来商议对策,不料连卫兵都已经参加起义。随后,炮营、马营也在熊天觉、方先亮和李伯年的带领下起兵响应。南昌城守、巡防、水师各军皆响应。起义部队拥进城内,占领了巡抚衙门和藩署、臬署等政府机关。巡抚以下大官,都已事先闻风逃匿一空。城内的部队和警察,仅在营房内戒备,都未反抗。省城南昌顺利光复。10月31日,江西省宣告独立。江西是辛亥革命中继湖北、湖南、陕西宣布独立后的第四个省。

  11月1日,南昌绅商兵学各界人士开会集议,成立江西军政府。本决定请原巡抚冯汝骙为都督,冯汝骙是个顽固的保守派,生怕将来起义失败自己背黑锅,说什么也不当这个都督,革命党人见冯汝骙冥顽不灵,也不勉强,转而推举吴介璋为都督。任命吴宗慈为都督府秘书长,夏之麒为参谋厅长,朱寿同为军务厅长,王之禄为总务厅长。并以铁血十八星旗代替龙旗为国旗,下令剪辫,废除作揖、跪拜等封建礼节。又决定组织义勇队,增援湖北,下令查抄反动官吏财产,以充军饷。但对于社会经济制度,却没有任何变革。

  省城光复不久,萍乡光复,推选五十四标二营管带胡谦为革命军都督。与此同时,革命党人张周垣(赣州法政学校监督)策动赣州独立,推巡防营统领刘槐森为都督。鄱阳光复后,推防营黄金台为都督。瑞州(今高安)、临川一带光复后,推蔡锐霆为都督。上饶刘懋政在南昌光复的当晚,率队赶到南昌,随即率队向革命军投诚。驻吉安的清军协统袁坦在同盟会员的策动下于11月5日倒戈易帜,宣布吉安光复。抚州防营统领当时未表明态度,但旋亦顺从。至此,江西省境内全告光复。

  光复后的江西政局,很不稳定,由于革命党人的活动缺乏统一领导,新军中的派系斗争又非常尖锐,都督几次易人,吴介璋首任江西都督,因军界不容,旋即去职。接着彭程万、马毓宝先后任职,也以复杂的原因,不久去职。1912年1月,孙中山征得黎元洪的同意,任命正在武汉前线作战的李烈钧为江西都督,成立新都督府。李烈钧回赣于1912年3月19日就任江西都督。在同盟会支部长贺国昌、省议会议长刘景烈等人的支持下,他积极罗致人才,改组都督府。又裁编军队、镇压洪江会,使江西的政局迅速稳定下来。

  (民进江西省委会供稿,任生心整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