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前后广东妇女参加同盟会的活动(4)

辛亥革命网 2012-05-18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赵连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前数年(1909年己酉以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香港、澳门相当活跃,一些半公开的机关如香港的“民生书报社”、澳门的

  广东女子北伐队

  广州光复后,胡汉民在广州就任了广东军政府都督,陈炯明任副都督,同盟会算是从清廷手中和平接收了广东省的政权。我们一班由香港回来的女同志都兴高采烈,对“革命成功”存有各种各样的美好梦想:有些人希望出国留学,有些人希望在社会上获得适当的工作,那些过去受过家庭委屈的人,也存有自己已身为“女志士”(那时社会上都称同盟会的人为志士),回家可以扬眉吐气的想法。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同盟会的领导人物各忙各的,和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我们一批女同志被安置在河南一所大房子里,连吃饭也得各自到亲友家或上馆子。大家有时候也过河到南关太平沙的孔家花园(同盟会省机关所在地)打听消息,希望能分配到一些具体工作,但事情老是拖着,负责人的回答也不着边际。在孔家花园每人交了毫洋两元,总算领到一张同盟会证书和一枚黄铜质的证章。圆形(三条凸线边围着一个篆体的“民”字,比现时的五分辅币略小),但始终没有得到适当的工作安排。

  不久,广东军政府组织了“广东北伐军”。跟着,社会上又出现“学生北伐队”、“华侨敢死队”等民众组织。大约是辛亥年旧历十月间,邹鲁、高剑父等也发起组织“广东女子北伐队”(上海也有个“女子北伐队”,但听说那是与江亢虎的“社会党”有关,不属于同盟会的组织)。从港、澳回到广州的女同志,由于工作迟迟没有安排,情绪已十分疲沓,有些失望之余已自动回家,剩下来的人听说北伐,又振奋起来。初时报名参加的有三四十人,以后筹备出发期间发生波折,一时说出发,一时又说不出发,时间拖了差不多两个月,一些人的情绪又逐渐冷却,到了出发时全队只有二十余人。我和余琼玉、郭玉生、麦兴华、麦兴连等原来已报了名,那时也因事或因病没有成行。队伍全体名单是:徐慕兰,宋铭黄(以上两人年纪较长,又都是早加盟的女同志,她们被选为领队)、邓慕芬、黄扶庸、许剑魂、陈秉卿、谭锦蓉、梁英颜、黎兴汉、赖军华、陈振权、梁国体、严淑姬、梁雪君、刘伟朋、陈汉兴、梁荃芳、汤连、陈志德等。这名单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实践女校的教职员或学生,其他也有好些人是在港、澳加盟参加广东光复的。出发前,全队经过短期集训,每天到东较场练习兵操、骑术和射击,个个戎装赳赳,被群众称为今之木兰从军。虽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时也由于她们都是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或封建家庭,参加同盟会后又没有得到多少的教育与帮助,政治觉悟不高,卫生医护常识也不够,真正上前线也是作用不大的;但就政治意义上说来,数千年来在封建制度和重男轻女思想习俗压迫下的中国妇女,通过辛亥革命,第一次组成了女子队伍,打起反封建、反男尊女卑的旗帜,用行动向封建的中国社会示威抗议,她们也不失为在曲折的历史道路上摸索前进的一群先驱者。

  民国元年(1912年)2月22日,广东女子北伐队由广州出发南京,以后又由南京出发徐州前线,参加了著名的“宿固”之役;为期大约一个月,四月间全队奉调返回广州,不久便宣告结束。一些同志回来见面时慨叹,出发时抱“马革裹尸”的决心,谁知到前方竟是“春郊试马”。事实上,在女子北伐队出发前后一段期间,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已和封建势力进行妥协,中途放弃了革命。孙中山于2月13日(清溥仪宣告退位的第二天)已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于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袁于三月十日在北京就职),所谓“南北和议”已完全妥协。北伐的对象反过来又成为民国的统治者,辛亥革命取得的政权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派所篡夺。广东北伐军也被迫班师南回,“解甲归田”了。在这种形势之下,女子北伐队到前方无事可为,请缨无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时候,一群满怀热望要为国家、为人民、为妇女解放、为个人寻出路而投身北伐队的青年妇女又重新陷入彷徨苦闷的深渊。她们美好的理想幻灭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