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忆洗凡(一)(6)
辛亥革命网 2011-10-0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蒋洗凡的侄孙蒋于仲 查看:
1912年8月,中国国民党在北京成立,同年12月,国民党上海分部成立,王一亭为分部正部长,沈缦云、朱葆三任分部副部长。中国国民总会的领导者和国民党上海分部的负责人已集沈缦云于一身,于是关于国民总会和国民党合并一事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12年12月3日,国民总会在《民立报》上发布通告说,在光复上海时,“从戎执战之士,以本会员居其多数,其后会员分散各省,或在政界或长军旅,为民国效力。而总会事务所,昔日为运动之机关者,今乃无所事之……本会分子原系同盟会员为多,同盟会已并三数会党改组国民党,本会自应一并加入。又得于君右任为之介绍,业得国民党孙中山先生及上海交通部全体职员之同意,于本月二十一日两会各举代表开谈话会,决议合并。是日所决议案:(一)国民总会会员认国民党政纲为同一之政见;(二)国民总会名籍由于右任君转送国民党,无论其原为国民党员与否,俱认为国民党党员;(三)国民总会即日宣布并党理由,其各地支会愿并与否与各地国民党支部商办;(四)国民总会附设之模范体操团以后隶属国民党;(五)请于右任君与国民党交通部定期开会,以为归并之手续;(六)归并布告后如有不愿归并之会员听其用个人名义宣告出会。”通告的署名人是国民总会会长沈缦云等。这样,在是年12月,中国国民总会正式并入国民党。合并以后,国民总会在报上刊出公告,称:“本会归并国民党早经登报通告,现承国民党订于一月十号午后二时假南市新舞台开会欢迎,望各会员速至本会事务所领取入场券,以便届时赴会,万弗延误,不胜盼祷。”国民党上海分部交通部也在此同时刊登了国民党恳亲大会的布告,称:“兹因欢迎国民总会、工业建设会加入本党,并邀集本党近日到沪各重要人物商榷进行政策,实底匡扶政府利导国民之事业,定于一月十日午后二时假南市新舞台特开恳亲大会,凡我同人,统希联翩戾止,至盼。”
在1月10日的恳亲大会上,先由国民党上海分部交通部部长居正致辞。他在发言中要求“凡为本党党员须知吾国民党在国内所处之地位与所负之职任,随时注意,不容稍忽。今者吾党于选举上既占优胜,此后建设事业更责无旁贷。吾党当共为一致之进行,求达完全共和之目的,方无负吾国民改造民国之苦心。上海国民总会与工业建设会因与本党宗旨相同,乃并入本党。本党重要人物亦先后来沪。同人今日开会,特表恳亲之意。”
孙中山也亲临恳亲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指出,现在“国基初定,百端待理,今后之兴衰强弱,其枢纽全在代表国民之政党”。“政党欲保持其尊严之地位,达利国福民之目的,则所持之党纲当应时势之需要,合乎世界之公理,而政党自身之道德,尤当首先注重,以坚社会之信仰心”。孙中山扼要地回顾了同盟会的发展史,指出“吾革命党人昔为秘密团体,一言一行难理由充足,然以干犯专制政府之忌,不能公然宣布,只以吾党所持之民权、民族、民生三大主义适合乎世界大势及国民心理,故一呼万应,卒达革命目的。自去岁民国成立,吾党竟堂堂正正开大会于国内,研究建设民国诸问题,一言一行均足以为轻重于现在之民国,须知此等境遇悉由诸先烈之热血换来,吾党诚不可不珍重视之,稳健进行,有以慰诸先烈于地下。况吾党方破坏专制政府,正值建设之始,不得谓革命成功、责任已尽。盖破坏乃暂时的作用,建设乃永久的事业。”针对当时国民党已在选举中获胜的局面,孙中山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吾国民党现在国内能占优势,固全恃乎群策群力,但政党之发展不在乎一时势力之强弱以为进退。全视乎党人智能。道德低下、内容腐败,安知不由盛而衰?若能养蓄政党应有之智能道德,即使势力薄弱,亦有发达之一日……由是观之,党势之大小不必问,只须问吾党所主张政策及平日行动,能否合乎公理,能否与时势相应。果所抱之政策正大明确,且得一般国民之赞同,虽千难百折必可望最后之战胜。”
关于民国建立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孙中山认为,“吾中华积数千年专制国之恶习,一旦改革,千端万绪,不易整理。而今后立国大计,即首在排去专制时代之种种恶习,能发现文明国家之新精神,此亦国民不可不注意之事。”对于前途,孙中山信心百倍地指出:“吾国民党员果人人以当年经营革命之精神,用温和稳健之手段共谋建设民国之事业,则党事发展与国事之进步,必有十百倍于昔日者。”这样,孙中山就依据国民党面临局势的新变化,明确地论证了党的纲领要与时势发展相适应,每一个党员仍要发扬先烈当年的革命精神的必要性。这可以看成是孙中山对合并到国民党中的国民总会党员的殷切希望。至此,中国国民总会以并入国民党作为自己的最终结局,正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