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忆洗凡(一)(2)
辛亥革命网 2011-10-0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蒋洗凡的侄孙蒋于仲 查看:
四、创建中国国民总会
中国国民总会是由留学日本的同盟会会员和上海地方精英组成个革命团体。它的成立早于同盟会中国总部,中国国民总会以合法的身份倡导尚武精神,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体操团体,并在各省建立分会,为推翻清王朝做准备,对辛亥革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国以后,中国国民总会顺应历史潮流,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并入国民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1911年3月,留日学生革命组织中国国民会议。公推蒋洗凡等6人为代表,蒋洗凡为总代表,到上海创建中国国民总会,设总部于上海,组织模范体操团,训练骨干,倡导尚武精神,宣传革命思想,联络各省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做准备。丁惟汾、颜振兹为山东代表,回鲁组织分会。1911年4月23日中国学界联合会在上海正式成立。留日的中国国民会议派遣的代表:蒋洗凡、傅梦豪、肖德明、黄嘉梁到上海开展活动,筹建中国国民总会。
在中国学界联合会成立以后,1911年4月26日蒋、傅、肖、黄四人就邀请了沈仲礼、王一亭、沈缦云、林青、沈显庄、杨千里、吴书箴、章佩乙、张虎臣、陈英士、包朗生、朱少屏、黄健等在法租界天主堂街59号召集会议,宣传革命思想。会上来宾沈仲礼、沈缦云、杨千里及傅梦豪、黄嘉梁、肖德明等都发了言。沈仲礼支持国民会宣传的尚武思想,认为“国民会所持宗旨为提倡尚武精神,与鄙见甚和。鄙人年来办理商团,略收成效,入团者人人有军国民资格,小足以保乡里,大足以卫国家。倘各省能如是,中国何患不强?”沈缦云进一步宣传了国民的责任,他说:“人都言中国之不能强罪在政府,吾则谓罪不在政府而在国民。假使国民能自强又何虑政府之不良?诸君热心国事,不胜感激,务请内存诚勇之气,外用本平和之手段,方可得效也。”杨千里说:“国民会非代表数人之事,乃吾国民全体之责,凡吾报界皆当引为已任,极力鼓吹,以期其成。”黄嘉梁在发言中介绍了云南地方的危机和形势,国民总会的成立事关重大,“但国事至此,危机一发,不能不勉效驰驱,以尽国民一份事责任。”肖德明说:“国民会唯一之目的在于救国,国为大家共有,则救国之道须大家努力。”傅梦豪向与会者介绍了国民会的筹组方法,“并感谢来宾厚意,且甚愿联合各界组成一大团体作总机关,以激发全国。”
回国留日学生的积极活动自然也受到上海地方同情革命人士的欢迎。经过上海地方革命人士和留日回国学生的沟通,1911年5月7日,由上海日报公会、全国商团联合会、全国学界联合会、旅沪福建学生会、中国精武体操会、嘉定旅沪同乡会、湖北旅沪同乡会、云贵旅沪同乡会、江西旅沪同乡会、四川旅沪同乡会等十团体倡议,于张园安垲第召开了欢迎中国国民会议代表的大会。这一会议引起了地方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沪的“西报记者谐译员到会记事,捕房西探、华探来会旁听”。参加大会的有二千多人。大会公推沈仲礼主持会议,他首先论述了欢迎大会的宗旨:一、提倡尚武精神。二、进行军国民教育的准备。三、组织民团。四、联合旅沪各团体组织总机关。五、总机关援助、组织国民会。六、督促内地各团体对组织国民会及民团进行援助等。沈仲礼发言鼓动说:“瓜分之祸,近在眉睫,人总以明白事理为对外之方针,尤在能人人知兵而以教育济之,则方可救亡。”叶惠钧在欢迎会上发言说,中国国民所缺少的是国民的能力,所以我们“步步吃亏,着着受苦”。长时间来,不少中国人在研究烟枪、吸烟上花去了大量精力,把有限的精神消磨在无用的地方,这是中国之所以弱小的原因。希望这些国民把研究烟枪的精力转变为研究洋枪洋械,则中国就可以及渐富强起来。朱少屏在发言中说:“排外即爱国之发端,但排外宜以文明主之,万不可有野蛮之举动,致起意外之交涉”。沈缦云在发言中说:“人孰无父母妻子,孰无资财产业。而至不能自保之时希望他人代保,不知代吾保者即欲夺吾之所保者,反不如自求保护之法。其法维何?义勇之气是也,国民会即义勇之发端,鄙人窃愿今日代表全体,诚求国民会代表蒋、傅二君努力自爱,督促进行,须知一发千钧之任全在二君也。”说到这里,全场掌声雷动,人人为之动容,不少人都流下了眼泪。留日学生代表傅梦豪说:“国民会之宗旨以尚武救国为本,我辈旅游海外,痛受激刺……今日所希望者,共图救亡方法为主。”他的结论是“全国团体总机关之设,为我人不可刻缓之行动也”,强调了要组织全国性的团体,设立总机关。蒋洗凡说:“余自西航抵沪,负国民会意旨,蒙诸君欢迎,不胜愧悚,诸君知国民会为如何宗旨乎?提倡尚武精神而已,其手续则自创民团始。然体纲既钜,必我民具合一之志愿,夫然后成效速而奏凯近矣。”他再次强调了在创建民团的同时,要提倡尚武精神。然后,嘉定同乡会的杨卫玉、福建学生会的郑仲敬、瞿绍伊、孙路德等相继发言。大会作出决定,即在各同乡会、各报社及新昌记旅馆设立报名登记站,待报名人员超过500人时,就召开国民总会成立大会。
鉴于组建国民总会的活动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5月11日,蒋洗凡和傅梦豪又邀请了各团体代表和各报记者召开了茶话会。为给要求加入国民总会的人提供方便,决定开设事务所,并决定了事务所的临时干事,即会长沈仲礼、副会长沈缦云、坐办叶惠钧等。最初的事务所设在法租界八仙桥宝安里二弄的第一家,蒋、傅两人就移居到事务所的办公地开展活动。
国民总会的组织也引起了清廷的注意,急电查询,上海道刘襄荪以“国民会专提倡尚武精神,兴办团练以保卫乡里,补助国家军事之不足,且经各纯正绅商学报界赞成,并非无益之举动”作答。
留日的中国国民会议为帮助即将成立的中国国民总会处理日益增多的事务,又决定增派同盟会会员章梓来上海开展工作。6月2日,章梓到达上海,受到了蒋洗凡、傅梦豪、沈缦云、叶惠钧、朱少屏、郑仲敬的欢迎。6月5日,干事会鉴于报名入会的志愿者十分踊跃,就作出了在6月11日召开中国国民总会成立大会的决定。
不久,一张以中国国民总会同人名义的布告就登刊在报刊上,宣传“本会联合各界组织中国国民总会,发起后报名者络绎不绝,兹复订于月之十五日午后一时起开成立大会于张园安垲第,凡已入会诸君及尚未入会之热心国事者,届时务祈赉临,共筹方策为盼”。
6月11日,中国国民总会在张园召开成立大会。据《申报》报道,是日“陆续到会者,不下五千人,楼上楼下,座为之满。”而据《民立报》6月12日报道,“来宾近四千人,后至骈肩侧立,极一时之盛,会员均坐楼下,未入会者列坐楼上”。下午2时鸣铃开会,会议举行得十分隆重。上海道台刘襄荪委托关扷之太守和肖伯菲到会,会上由朱少屏报告国民会发起于日本留学生的历史以及目前上海国民总会的状况。由于沈缦云因病未能出席这次大会,叶惠钧要求公推大会临时主席,结果关扷之当选。然后傅梦豪作了关于中国国民总会的报告,会议当场进行了中国国民总会的正副会长及坐办的选举。据叶惠钧的报告,是日向会员发出选票359张,经过“当场揭检”,沈缦云得票240张、叶惠钧得票221张、马相伯得票115张,经过众议,当选名单如下:会长:沈缦云;副会长:马相伯;坐办:叶惠钧。同时当选的还有39名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