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谭熙鸿:辛亥革命战士 蚕丝改良先驱(2)

辛亥革命网 2011-06-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谭永玮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谭熙鸿,字仲逵。1907年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同盟会。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任总统府秘书。1919年夏,在法国图卢兹大学取得法国国家博物

  孙中山卸任总统后,多住上海宋耀如家。此时,谭熙鸿也离开了南京到上海等候留洋。孙中山任人唯贤,他曾说过:“立国之道,在于立本,立本知道,在于任贤。”因此,孙中山对年富力强的谭熙鸿器重有加,命谭熙鸿每天抽一定时间到宋府帮他和宋霭龄整理文件,那时的宋霭龄为孙中山的私人英文秘书,宋子文与谭熙鸿又是首批稽勋留洋的同学,即便有时孙中山外出,也要谭熙鸿天天去宋府,其目的就要谭熙鸿在与宋氏姐弟的交往中,提升外语水平,可见孙中山一直把他作为一个可培养的青年弟子对待。同时谭熙鸿与宋霭龄、宋子文姐弟的交往中也建立了良好的友谊。更可贵的是,孙中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思想理念,深深地注入了谭熙鸿的脑海中,谭熙鸿的后半生就追寻这个理念,不参与政治上的党派斗争,而是结合专业致力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选派留学 推行俭学

  1912年10月17日,谭熙鸿、张竞生从上海登上了赴法邮轮,驶向遥远的法国,踏上了求学之路。邮船颠簸了四十余天,行程三万余里,到达马赛港,后转乘汽车到巴黎,向中华民国驻法总领事报告入境。然后到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就读农业科学和生物学。

  1913年国民党元老宋教仁遭袁世凯派人暗杀,孙中山先生闻讯怒不可遏,命令李烈钧起兵讨伐袁世凯,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二次革命”。同时孙中山电召海外老同盟会员回国参加“二次革命”,谭熙鸿等人奉召回国参加,谭熙鸿从法国马赛搭船由海路回国,由于当时远洋航行时间很长,从法国马赛回国需要一个多月。船行45天到达上海时,“二次革命”已经失败,谭熙鸿在上海停留不久,与蔡元培夫妇及其子蔡无忌和吴稚晖等人同乘日轮“北野丸”号由海路重返法国,继续求学。

  “二次革命”失败后,同盟会元老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等都旅居法国,他们经常聚谈富民救国之道,认为唯一的救国方法,应对有志的青年促成其从事于高深学问的研究,让他们沉浸于专门学识中数年,然后进入社会。他们开始由革命救国向教育救国转变,也开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新观点。谭熙鸿在法国留学期间,大多的时间里寄住在李石曾家,受到李石曾在生活上和学业上的多方照料。此间与许多旅欧的国民党元老派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汪精卫过从甚密,深化了彼此间的交往,元老们在法国创办的各项事业或组织的各项活动,谭熙鸿均积极参与其中。

  在远离祖国的法国巴黎,谭熙鸿和许多热血青年一起,为挽救祖国危亡而奔走呼号。1913年谭熙鸿参加组织“留法俭学会”,以后又参加“留法勤工俭学会”,大力提倡“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并且与汪精卫、蔡元培、李石曾等轮流为聚集在蒙塔尔城的中国学生作每周一次的演讲,内容乃中西学术问题。由于欧战的爆发,一部分法国国土沦陷,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迫于生计,不少人打算弃学回国。1914年8月,蔡元培、李石曾、谭熙鸿等人发起组织“旅法学界西南维持会”,努力劝说留法中国学生不宜因欧战而轻易弃学归国,同时,积极设法帮助中国留学生转至法国西南各省,并取得驻法公使胡维德的赞助,获得经费,使得中国留法学生得以继续学习。

  1915年春,日本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披露于报端,不仅激起了国内人民的极端愤慨,旅法的学人也群情激愤。谭熙鸿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法国谭熙鸿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等组织“御侮会”,排除外侮、抵抗强权。蔡元培依众论,草拟《华人御侮会会章》,主张采取激烈手段搞抗御外侮。在章程提出讨论时,汪精卫、李石曾都提出了各自的意见,谭熙鸿提出不要设机关,最好是设立学校,“行精神教育”[4]。在民族主义进一步觉醒的时代,反映了在海外的中华民族先进分子较为清醒的、自主的爱国意识,在现政权不可恃的情况之下,自觉承担国民责任的可贵精神,是近代中华民族在捍卫民族生存、唤醒民族意识的长期奋斗过程中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

  谭熙鸿积极地参与旅法勤工俭学的赞助和组织工作,推进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1915年张静江、汪精卫、吴稚晖、李石曾、陈璧君、褚民谊、谭熙鸿、蔡元培等8人联名在法国正式联名发起成立“世界社”。该社以“传布正当人道,介绍真理之科学”为宗旨,计划“合旅欧教育事业与国内传布事业为一体,而相与致力”,以“促成教育之普及”。出版《世界杂志》、《近代世界60名人》等书,向国内及各地华侨介绍当今世界潮流,并先后创立里昂中法学院、北平中法大学、世界学校,以及上海、日内瓦、纽约的中国国际图书馆等,在中法文化及中国学生旅法勤工俭学运动中,世界社起过重要作用。世界社的精神,是重理想,重改革,重文化,重教育,重社会和谐,重世界大同。孙中山每过巴黎,必至世界社与革命同志见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