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的蔡氏兄妹(5)
辛亥革命网 2011-05-2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蔡脱姮 查看:
蔡锐霆从长兄复灵来信中了解到袁世凯的阴谋,不但不为袁收买,反而更加坚定了反袁的决心,多次催促李烈钧当机立断,举起义旗。但李烈钧考虑到实力单薄,又不清楚外面的局势,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和黄兴等人意见不一(孙要靠武力反袁,黄主张法律诉讼),所以迟迟按兵不动。5月,袁世凯派原驻守河南的北洋军阀、第六师师长李纯率部进军湖北,前锋进驻武穴,矛头直指江西,赣军将领纷纷动摇和撤退,有的叛投袁世凯,有的投靠黎元洪,唯蔡锐霆、林虎敢战。为抵抗南下的袁军,蔡锐霆从全省水巡各区的内河水师官兵中抽调精锐,集中到湖口组建“调训团”,湖口成为讨袁的大本营和二次革命的策源地。在江西的国民党人独立对抗袁世凯的压迫时,许多地方军阀,包括黎元洪和晋督阎锡山、陕督张凤翙等老同盟会员,还有后来的“护国英雄”蔡锷、唐继尧,广西军阀陆荣廷等,都站在独裁者一边,纷纷发表通电,拥护袁世凯的中央,声讨“阴谋割据之徒”。
1913年6月9日,袁世凯政府突然发出一系列命令,宣布罢免李烈钧江西都督之职,以黎元洪兼江西都督;欧阳武为中将、江西护军使,节制全省陆军;陈廷训为中将衔的江西要塞司令,节制九江、金鸡坡、马当和湖口东、西等沿江炮台(原由锐霆节制的)。袁世凯的命令分别夺去了李烈钧的全部权力和蔡锐霆的部分权力。欧阳武、陈廷训都是李烈钧一手提拔的亲信,他们的叛变分化了江西反袁力量,挠乱了反袁部队的军心。江西商会为保地方平安,劝李烈钧不要“轻启战祸”,拿出8万元给他作为下野离开江西的“程仪”及去上海做寓公的安家费(李烈钧到上海后,给了孙中山500元,还每月发给跟随他的李明扬15元)。李烈钧因受内外压迫,采取不抵抗政策,于6月10日通电解除职务,遵命交卸,并将原来调往赣鄂边境、准备抵抗李纯南犯的第一师军队撤回南昌。李烈钧卸职离开南昌前往上海,6月15日路过湖口时,蔡锐霆等建议立即起兵讨袁,李说要去上海与孙中山、黄兴商量。6月18日,投靠袁世凯升任江西护军使的欧阳武赶到湖口,首先把坚决反袁主战的蔡锐霆撤职,以北洋水师出身的何子奇接任水巡总监之职。然后欧阳武又下令将蔡锐霆抽调内河水师精锐集中到湖口抗击袁军的“调训团”遣散,使江西的反袁力量只剩下林虎的一个旅(其中有原南京留守府警卫团的一团老兵)和李明扬的第10团(由湖口炮台护卫兵组成)还有一战之力。
袁世凯见国民党人不断退却,又免除了广东、安庆国民党都督的职务。在江西,尽管李烈钧遵命下台去了上海,袁世凯仍按原计划进兵,李纯的部队一直开到九江。国民党人的和平幻想破灭了,急忙召开紧急会议。孙中山主张不计成败利钝,先据上海、南昌宣布独立,然后发动各省响应。但因种种原因,发动不起来,孙中山气得很,跑到澳门去看生病的女儿。李烈钧没见到孙中山,就在上海等。主战的国民党急进派纷纷遣责李烈钧不该向袁屈服退让,李明扬也代表江西的主战将领到上海催李烈钧回赣主持大局。10几天后孙中山回到上海,和黄兴请李烈钧吃饭,要李烈钧回江西起兵讨袁,李烈钧不敢再强调困难,只好不顾一切地星夜驰回江西准备起兵。
李烈钧7月8日赶到湖口,组织了讨袁军司令部,李烈钧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蔡锐霆任副总司令,九江镇守使耿毅任参谋长,林虎、方声涛为左、右翼司令,指挥陆军。何子奇为湖口守备司令,指挥水师各舰艇、炮台和守卫部队。在南京被黄兴解除指挥权的邓文翚为湖口守备副司令。李明扬任副参谋长和要塞司令,率领第10团负责保卫讨袁军司令部和湖口大本营。李烈钧于7月9日晚电告欧阳武及江西各机关,“鄙人免官赴沪养疴,忽闻北军入赣,愤不欲生,现已回赣效力。”欧阳武竟严词答复李烈钧:“此间不主战,请君速速返沪。否则,武即会同北军夹攻湖口。”欧阳武派代表三人到湖口劝李烈钧离境,同时企图调两团部队进攻湖口,但部下都不听指挥。欧阳武又装病要求辞职,江西的革命党人不同意,要他在南昌维持秩序。
7月12日,南昌宣布江西独立讨袁。国民党人为了稳定局势,故意要欧阳武做都督,他只有服从。讨袁军总司令部在湖口向各省发出通电,宣布讨袁自卫,痛斥袁世凯“乘时窃柄,帝制自为,灭绝人道,暗杀元勋,弁髦约法,擅借外债,盛暑兴师”。当天,何子奇率江西内河水师舰艇封锁长江经湖口入鄱阳湖的通道,在水面截获了袁世凯派往南昌给欧阳武送江西护军使印信的特使余大鸿,蔡锐霆马上下令将他斩首祭旗。同一天,袁世凯任命李纯为九江镇守使,并令其率部由九江向沙河、坦铺前进。结果被林虎率1团、2团迎头痛击。经过激战,敌人被击溃,左翼军占领了瓜子岭。
江西讨袁军虽然左翼初战告捷,但因各省按兵不动,或尚未发动,孤军作战,独立难持。右翼方声涛率3团、9团和混成旅的两个连从姑塘向陈廷训占据的金鸡坡炮台进攻,在八里坡(一说十里铺)与北洋军激战。 3团败退,团长伍毓瑞撤至湖口;9团团长周壁阶带头冲锋,不幸中弹身亡,1000多士兵无人指挥,流窜一天多后被叛徒裹协向袁军投降;九江以南至湖口的整个战线只剩李明扬率10团维持。不久,左、右翼赣军先后败退,只有水师还在湖口坚持,李明扬的第10团退守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