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的蔡氏兄妹(2)

辛亥革命网 2011-05-2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蔡脱姮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本文原为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蔡脱姮女士85岁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提供的历史资料,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我父亲一面在永新师范教书,一面发展同盟会组织。他每月挣四十多元钱,都用于同盟会和“我群社”。二叔蔡锐霆经常以打猎为名,聚集几百人在一起练武,上山试枪,吃饭时要打钟集合。三叔蔡匡(国屏)未满二十就做了洪江会的大首领,在一次试枪时走火,把脚趾头打掉一个。邓文翚、熊公福等人则在我家里关起门来,秘密制造火药和炸弹。1906年秋,蔡锐霆与邓文翚率领江西同盟会员、我群社员和宜丰、万载等地的会党武装参加了刘道一(刘揆一胞弟,东京同盟会本部书记、干事,是同盟会和中国留日学生为反清革命牺牲的第一个烈士)、蔡绍南、龚春台(同盟会工人领袖,洪江会总首领)等人发起的萍浏醴起义。

  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员和会党成员牺牲甚众。蔡复灵被人告发后逃离永新,于1907年到抚州中学教书,又在临川、宜黄、崇仁、李家渡等地建立同盟会分部,发展同盟会会员。蔡锐霆逃至吉安等地,仍暗中联络同志,进行反清活动。邓文翚同蔡蕙先后赴日本留学。1907年夏,邓文翚(既是同盟会会员,又是江西会党龙头老大)和四川会党首领张百祥、湖南的焦达峰、湖北的孙武、刘公等人在东京建立了“共进会”。共进会成立时,推选张百祥为首任会长,邓文翚当时负责外交。张百祥不久就回国,邓文翚接任第二任会长。1908年,姑母蔡蕙经刘揆一、汤增壁介绍加入同盟会,并与邓文翚成婚。

  1909年,共进会核心人物邓文翚、焦达峰、孙武均回国筹备反清革命,分别任共进会江西、湖南、湖北都督,会长一职转交给湖北襄阳首富公子刘公接任(后来刘公也回国了),共进会的活动完全转向在国内发动新军和会党起义,终于酿成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和湖南、江西的积极响应。1909年11月,江西共进会在易知社办的义务女校召开成立大会,易知社员集体参加共进会,核心成员都是同盟会员,邓文翚任江西共进会会长,虞维煦、丁笏堂任副会长,和蔡复灵均担任同盟会江西支部主盟人。

  1910年,在我印象中有两件大事:一是义务女校学监虞维煦病逝,义务女校断了经济来源,几乎办不下去。这时易知社员、江西共进会理事蔡尉挺断指血书,号召各界捐助,并继任学监,才使义务女校能够继续办下去。二是我父亲、叔父说服祖父母,开始变卖家产,并联络会党,运动军队,为起义作准备。父亲寄了几批款给孙中山先生,接济革命同志和用作起义经费。孙中山曾写了几封信给我父亲,感谢他对革命作出的贡献。

  辛亥年秋,我姑母蔡仲兰在日本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立即抱着10个月的孩子回国,在九江宣传发动起义后,任红十字会会长,带领救护队抢救起义军伤员。当时马毓宝(原新军标统)在九江军政府任都督,同盟会员蒋群任参谋长。接着南昌也起义宣布独立,吴介璋(原新军协统)任江西都督。我父复灵、叔父锐霆在家早已组织一支“光复军”,首先夺取了宜丰的政权,没收了旗人(满蒙人)的财产,然后分兵两路,一路经铜鼓到湖南边境,准备援助武昌和湖南的起义,一路经上高、高安直捣南昌。叔父蔡锐霆被推举为袁、瑞、临三路(州)都督,与其他起义军一起驻扎在南昌。进入冬天以后,听说北洋军南下,汉阳失守,黄兴和起义军败退武昌,九江都督府参谋长李烈钧(武昌起义时李烈钧在北京观看陆军部组织的清军秋操,奉命回防途中到九江,蒋群认为李在江西新军当过管带更好带兵,就把参谋长职务让给他)带兵援鄂,被黎元洪任命为五省联军总司令。邓文翚担任赣军总指挥,率领包括袁、瑞、临三路义军主力的江西民军援皖援苏,后来改编为驻南京的第七师十四旅,邓文翚任总指挥兼旅长,团长有聂金魁、伍毓瑞、张维圣等人。1912年4月,因为士兵欠饷造成兵变,赣军被处死200多人,其余缴械押回原籍,邓文翚被解除指挥权。

  辛亥革命时,我不到十四岁,还在南昌义务女校读书,也参加了革命军,跟父亲复灵、叔父锐霆一起奔赴湖北和九江前线。同我一起去的有刘芳、胡铁笛、朱蕙芬、李果等人,大家结拜姐妹,我是最小的妹妹。我们在武汉做过救护队员,在九江姑母仲兰办的红十字会医院做过护士。到过年后,听说南北和谈成功,部队停战撤回,我也同救护队一起回到南昌。父亲和二叔也从前线回来,父亲担任江西都督府参谋和教育次长,二叔锐霆回瑞州府任瑞临都督之职(二叔的武备学堂同学、原新军标统胡谦已在萍乡任袁州都督),是当时江西各地同时并列的五个都督之一。

  邓文翚和我姑母蔡蕙抱着他们在日本生的儿子晔生(邓启元)来到蔡家(也是同盟会江西支部、江西共进会和易知社的所在地)时,遭到了三叔蔡匡(国屏)的坚决反对,因为蔡蕙曾在1903年嫁给我群社员漆少樵,并于1904年生有一女(原名漆能贞,姑母离异再嫁后改名蔡奠华,从小由我祖母带养,1930年左右在上海大学毕业,给李烈钧和李明扬两家的孩子当家庭教师,后来在印尼任教36年,是著名的爱国侨领),三叔认为姑母改嫁“有辱门风”。他与蔡蕙两姐弟不仅“怒目相见”,而且“拔枪相对”,一个要进门,一个坚决不准进,搞的邓文翚哭笑不得,无可奈何。还是祖父和祖母心痛女儿,劝住了儿子,才让他们进门。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