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创试(8)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 作者:廖大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一、问题提出及讨论范围 世界范围内民主政治第一波浪,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创试,

    那么经过选举而当上临时人总统的孙中山,是否能与代行临时参议院职权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分享权力而保持制衡?彼此究竟如何处理临时国家元首所拥有的行政权与临时国会所拥有的立法权?由于彼此几乎天天发生关系,本文选择其中的两则个案来加考察。

    其一,临时政府各部行政长官的产生。

    临时人总统就职之日,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各部尚未组建。行政各部组建,《中华民围临时政府组织人纲》已有规定:一、政府行政机关,设外交、内务、财政、币务、交通5部,各设都长1人。二、各部部长,由临时人总统任命,但须经参议院同意。三、各部所属职员编制及其权限,由部长规定,经临时人总统批准施行。

    政府行政机关只设5部,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行政各部的权限如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人纲》也未有明确规定。然而要改变原来的设置,明确行政各部的权限,则必须说服代行临时参议院启动对《中华民困临时政府组织人纲>重新审议程序,使之能够得以修改和补充。非经这一程序,则不能改变原定的设置,也不能明确行政各部的权限,这是一个涉及法律规定的原则问题。事实上,仿照美围模式而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人纲》确实存在明显的缺陷,因为美国不仅设置一个总统职位,还设置一个副总统职位,美国政府的行政机关也远远不止5个部。所以1912年1月2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以代行临时参议院身份首次开会,便通过了中华民围临时政府组织人纲修正案,对原来的人纲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

    修止案通过的第二天,代行临时参议院即举行了临时副总统的投票选举,结果缺席的黎元洪以满票当选。这一天孙中山列席了会议,待临时副总统选举结束后,他向会议提交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请求审议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共五项条款,内容主要为:一、临时政府没陆军、海军、外交、司法、财政、内务、教育、实业、交通9部,各部设总长、次长各一名,次长由临时人总统简任。各部次长以下行政人员由总长酌情确定人数,并分别荐任、委任。二、陆军总长管理陆军、经理军事教育、卫生、警察、司法,并编制军队事务、监督所辖军人军佐;海军总长管理海币一切军政事务,监督所辖军人军佐;外交总长管理外交及外人事务,并在外侨民事务,保护在外商业,监察外交官及领事;司法总长管理民事、刑事诉讼事件,及户籍、监狱、保护出狱人事务,并其他一切司法行政事务,监督法官;财政总长管理会计、库帑、赋税、公债、钱币、银行、官产事务,监督所辖各官署及府县与公共之会之财产;内务总长管理警察、卫生、宗教、礼俗、户口、田土、水利工程、善举公益及地方行政事务,监督所辖各官署及地方官;教育总长管理教育、学艺及气象事务,监督所辖各官署、学校统辖学士、教员;实业总长管理农,工、商、矿、渔、林、牧、猎及度、量、衡事务,监督所辖各官署;交通总长管理道路、铁路、航路、邮信、电报、船舶、造船事务,监督所辖各官署。三、次长辅助总长管理部务,监督各局职员。cr,00结果该议案顺利获得通过。

    通过了上述文本之后,临时人总统孙中山又依法向代行临时参议院提交了临时政府各部总长的人选名单。最初提交的名单是:陆军总长黄兴,海军总长黄钟英,外交总长王宠惠,内务总长宋教仁,财政总长陈锦涛,司法总长伍廷芳,教育总长章太炎,实业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汤寿潜。这份名单是经过深思熟虑,甲衡到方方面面而提出的,然而遭到了代行临时参议院的否决。代理临时参议员们多数对内务、教育、外交三总长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宋教仁年青气盛,锋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王宠惠资格尚嫩,不足以执长外交。最初的名单没获通过,孙中山一时对代行临时参议院颇有微词,但尽管如此,孙中山及其党内同仁的还是持有清醒的民主意识,坚守着宪政至上的原则和立场。《中华民围临时政府组织人纲》明确规定,行政各部部长人选必须获得参议院审议通过,才能由临时人总统加以任命,这是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这中间经过黄兴的沟通,做了人量的解释I作,随后孙中山还是遵循代行临时参议院的意见,又提交的第二份各部总长的人选名单,他们是:陆军总长黄兴,海军总长黄钟英,外交总长王宠惠,内务总长程德全,财政总长陈锦涛,司法总长伍廷芳,教育总长蔡元培,实业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汤寿潜。这份名单最后获得了通过。

    接着根据法定的职权范围,孙中山直接行使了各部次长的任命权,他们是:陆军次长蒋作宾,海军次长汤芗‘铭,外交次长魏宸组,内务次长居正,财政次长王鸿猷,司法次长吕志伊,教育次长景耀月,实业次长马君武,交通次长于右任。各部行政长官依法产生,至此标志着南京临时政府正式组建。

    其二,关于战和问题的质询与复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