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创试(4)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 作者:廖大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一、问题提出及讨论范围 世界范围内民主政治第一波浪,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创试,

    孙中山对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认同与尊重,既是对围会地位、权力的认同和尊重,更是耐民主政治的认可与尊重。这种基于理念的的认同与尊重,不仅对联合会的人胆行事至为重要,而且对以后政治运作和权力规范,尤其是临时人总统与临时围会的实际关系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临时大总统选举与就职:民主原则和民主程序

    政治学家十分强调选举制度对于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一种观点认为,创立民主首先要求精英就“游戏规则qhe rulesof the  gan e)成程序性的认同”。目p49另一种观点认为,“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就是被统治的人民通过竞争性的选举来挑选领袖”。目鲫塞缪尔亨廷顿赞同这些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公开、自由和公甲的选举是民主的实质,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孙中山经选举而成为中华民围首任临时人总统,虽然不是全体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而是由内地18个省的代表以每省一票的投票方式在3名候选人中选举产生。但这样的选举程序,通过这种选举方法产生围家元首,在当时已具相当意义。一心筹建临时政府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起先并未考虑孙中山为临时人总统的人选,凶为他在海外,远水解不了近渴。但当接到上海来电,获悉孙中山行将抵沪,时已聚集南京的各省代表则一片欣喜。原来12月21日晚,广东都督胡汉民致电沪币都督陈其美和时在上海的黄兴,告知与孙中山即由香港“I司英邮船来申”,o随即陈其美将此消息转致了南京,请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派代表赴沪欢迎”。12月23日各省都督府联合会全体会议上通报了这一情况,于是决定由代理议长景耀月指定马伯援、王有兰、许冠尧作为代表赴沪迎接孙中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