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成就综述(8)
辛亥革命网 2009-09-03 00: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查看:
八、关于对外文化交流
为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精神,文化部紧紧围绕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和国内文化建设两个中心,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开展对外文化工作,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同时积极发挥策划、统筹、协调的主导作用,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针对主流社会,以文化品牌项目带动、提升和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影响力,传播中华文化,获得瞩目成果。
(一)合力打造“快乐春节”品牌,大力弘扬中华文化。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和品牌”,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使春节逐渐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节日,并于2002年春节付诸实施。
为了使春节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持续性并深入到世界各国,文化部整合全国各地及驻外使领馆、文化中心、华人社团及国外官方、民间各机构等资源,加强信息沟通,合理安排,使“快乐春节”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期间,文化部组织、策划各类文艺团组赴国外演出和展览,既有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文艺演出、音乐会、美食文化节、电影周、春节习俗展等演展活动,也有与各地民众互动交流的庙会、灯会、巡游、联欢会等渲染春节气氛的活动。此外,还精心制作春节民俗装饰品、音像制品和文化纪念品供驻外使领馆和各国机构、学校等使用。
中国春节的深刻内涵满足了世界各国的人们祈盼和谐、健康、幸福的愿望,人们在不断接触春节文化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城市把春节立为本地节庆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校和机构在中国春节之际积极参与举办形式不同的春节活动。海外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参与春节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自发组织或参与了各种春节庆祝活动。春节庆祝活动已覆盖亚洲、欧亚、亚非、西欧、非洲、美洲、太平洋等广大地区,各国媒体也对此活动给予了大量的积极报道。
“曼谷中国春节文化活动”如火如荼,每年,泰皇室、总理、部长以及近50万民众参加春节庆祝活动,诗琳通公主为此专门设计了“红衫”,春节活动场所为“红衫”所淹没,气氛详和热烈。文化部政府代表团和中国多个省(自治区)的艺术团每年赴泰参加庆春节文化活动。在悉尼,悉尼市政府大型活动部主抓春节活动,还专门成立了华埠中国农历新年庆典咨询委员会协助其工作。为充分展示中国春节文化魅力,主办方专门聘请了艺术指导,策划巡游主题板块,编排巡游行进表演。2008年陕西省派出500人赴悉尼参加春节活动,2009年河南省组派650人参加了悉尼中国农历新年花车巡游活动。
在港澳地区举办的“快乐春节”活动,是文化部对港澳文化交流的重点工作。由澳门特区政府民政总署主办的“内地春节习俗展演”已经连续在澳门成功举办了八年。文化部派出民族民间艺术团组以鲜活浓郁的春节风俗和民族节庆特色的形式多样展演效果在澳门引起轰动,增强了澳门民众爱国、爱澳的同胞情意,促进了文化认同。“香港元宵节嘉年华彩灯会”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是香港重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2009年2月浙江东方民族民间歌舞团在荃湾、大埔、高山道等地演出了民族歌舞、歌曲以及口技等节目,令观众如痴如醉。
(二)“相约北京”搭建国际平台,扩大文化交流。2000年,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共同成功举办了首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通过剧场与广场搭台、高雅与通俗荟萃,艺术性和群众性相结合的展演方式,集中向我国人民介绍外国优秀文化,同时也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优秀文化。多年来“相约北京”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我与欧美国家的文化交往、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推动了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
“相约北京-2008”与北京奥运紧密配合,引进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国际艺术团体,近万名艺术家参与其中,奉上100多台国际优秀剧目和近60项大型艺术展览,观众规模超过300万,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人文奥运”的最佳注脚。此次活动以“艺术五环、绽放北京”为主题,充分体现出文化艺术与体育运动交相辉映的人文光辉和丰富内涵。这次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体现了中国政府倡导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为世界文化和谐共存、共谋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明。
2009年“相约北京”联欢活动推出了包括“庆典中国”、“世界音乐之旅”、多媒体作品展演和国内原创精品展演等110多场演出,观众达100多万人次,拉动社会消费约70多亿元人民币。“相约北京”品牌活动正逐年得以改造升级。
(三)配合外交大局,中国文化年发挥重要作用。2003年10月6日,在中法建交4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巴黎举办,胡锦涛主席和希拉克总统分别发来贺信,不约而同地指出:“中法文化年有益于全面伙伴关系的发展”。法国政要、社会名流、记者近千人出席了中国文化年开幕式。丰富多彩、精品荟萃的开幕式活动为中国文化年奏响了序曲,接踵而至的400余个系列活动在法国展开。红色经典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新编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法国公演,倾倒大批法国观众,富有神秘色彩的《三星堆文物展》、《中国当代科技展》、《孔子文化展》吸引了八方来客。中国服装艺术在世界艺术殿堂卢浮宫展出。历时3个月的《中国电影回顾展》向法国观众展映了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近百部经典影片。精心策划和筹备的每一个项目,折射出中法文化年的整体形象,凸现了“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三大主题,内容涵盖“大文化”领域,国内十余个部委参与了文化年活动。中法两国各大媒体对有史以来我在境外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给予了空前规模的报道。中国文化年活动正如希拉克总统在致陈至立国务委员的信中所言:“中国文化年的各种活动大获成功,观众踊跃,显示了一股中国热”。
(四)稳定发展周边关系,成功举办亚洲艺术节。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是保持我国家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交流与合作是维系我与亚洲国家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亚洲艺术节的举办得到了亚洲国家的广泛响应。文化部分别在北京、浙江杭州、吉林长春、广东佛山、江苏南通、河南郑州、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亚洲艺术节。
2008年9月26日至10月8日,第十届亚洲艺术节在河南郑州举办,来自亚洲4个国家的文化部长、2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20个国家的13个政府文化交流团、7个商业演出团以及17个国内表演团的2000多名艺术家参加了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共进行了78场专业演出、700场电影展映、13个艺术展览,上千万群众通过各种渠道观看了亚洲艺术节的精彩演出。
2009年年8月第十一届亚艺节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有19位文化部长将来内蒙出席“亚洲文化部长圆桌会议”,19个艺术团参加演出。蒙古族的文化盛典那达慕将作为艺术节的一项活动,也成为亚洲艺术节举办的首项群文活动。
此外,文化部每年在世界各地还举办了大量的文化交流展演,配合外交活动,举办大量文化年、节、月、周等活动,并以此为平台推出了一大批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我们将巩固成果,继续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和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