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成就综述(4)
辛亥革命网 2009-09-03 00: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查看:
四、关于文化市场管理
日前,文化部发布全国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中央监管平台监管监测数据。数据显示,中央平台已与上海、黑龙江等16个省(区、市)的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日均监管网吧总数达79676家,监测网吧终端数量达447万多台。6月16日至30日期间,各级网吧监控平台共接受各类报警717万多次,其中,非法单击游戏报警405万多次,非法网络游戏报警1848次,非法游戏网站报警112万多次。这是文化部连续第三次发布相关监测数据,显示自2006年开始建设的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日益发挥网络技术监控的作用,同时也表明利用技术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取得重大突破。
1979年底,广州市东方宾馆开设了我国第一家音乐茶座,标志着文化走向市场。30年来,文化市场迅猛发展,逐渐形成文艺演出、艺术品、书报刊、娱乐、音像、网络文化、动漫等九大门类,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化部从完善文化市场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工作程序、探索信息技术监管等方面,不断推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向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迈进。
立法是基础。文化部始终把文化市场法制建设作为文化市场监管的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一是推动出台《娱乐场所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二是加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配套法规建设,相继制定发布音像、演出、娱乐、艺术品、网络文化市场等门类的部门规章,出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等执法程序规定。
队伍是核心。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机构编制部门、财政部门的支持,以开展“队伍建设年”为指导,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文化市场执法力量逐步壮大,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网络。据统计,全国共成立了2802个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覆盖所有的省级、地市级和84%的县。一些省份正在探索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体制,在部分乡镇设立了执法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当地各类文化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
执法是关键。文化部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和制度建设,保障执法工作及时、准确、公正、高效。建立文化市场举报受理处理机制,明确立案标准,严格办理程序;实行文化市场重大案件报告和处罚决定备案制度,加强对重大案件的指导和监督;推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划分执法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对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廉洁自律和执法情况的监督;实行执法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坚持执法考核与培训考核相结合,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统一执法文书和执法标志,规范执法程序,树立执法形象。
技术是保障。近年来,文化部积极探索和创新文化市场监管方式,加快建设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系统。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已有16个省份与中央监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其他各省、区、市也在积极完成系统软件安装以及与中央监管平台的对接。近期,文化部还将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市场统一举报电话“12318”的建设,提高案件受理、督办的效率;试点推广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全面提高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水平。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的执法资源,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多头执法、职权交叉等制约文化市场发展和监管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建设科学、完善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