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成就综述(3)
辛亥革命网 2009-09-03 00: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查看:
三、关于艺术科学的发展
艺术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中华文化建设,塑造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艺术科学迅速发展,为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加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规划管理,提高研究水平,1983年,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制定国家“六五”经济发展时期科研规划时关于艺术学科单列的决定,经文化部部务会议决议,由文化部牵头,成立全国艺术学科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承担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1983年设立26年来,艺术学项目共立项700余个,截至目前已取得包括10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中华艺术通史》、《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艺术辩证法》、《艺术经济原理》、《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研究》、《新时期文艺新潮评析》、《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对峙与解构:东西方戏剧》、《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史》、《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等重要成果在内的345项成果。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由《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民间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等10部志书构成。“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挖掘、收集、整理和保存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散落民间的丰厚文艺资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14卷本构成的《中华艺术通史》则以涵盖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清末的全部传统艺术门类厚重而精粹的综合性史论内容,初步形成了富有我国浓郁民族特色的美学与艺术理论体系。总结中华文化艺术悠久历史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扎实厚重;抢救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丰富多彩;研究、探讨文化艺术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的成果应用价值初步显现。
目前,我国艺术科学已经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性研究三足鼎立,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的格局。运用高新技术手段的“全国艺术科研数据库类”课题的设立,为悠久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抢救、整理、保护和开发,提供新方法和新手段,激活和开拓了艺术科研的新思路、新领域;一批填补学术空白的研究成果,如:《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中国藏戏史》、《中国皮影艺术史》、《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史》、《杂技概论》等项目拓展与深化了艺术科学的学科领域;批准立项了由多个子课题构成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及由40余部论着构成的《中国艺术科学总论》。艺术科学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艺术科研的学科布局和科研队伍结构优化调整,使艺术科研整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时代活力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