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藏书家吴引孙(8)
辛亥革命网 2013-02-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至于自刊书目何以补载, 可能是由于购入较晚,不及著录。也可能因其“但俗尘下”,不屑载入书目。
著名目录学家陈乃乾先生曾于王富晋处遍览测海楼藏书《测海楼旧本书目》四卷。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清)吴引孙撰《有福读书堂书目》不分卷(光绪十九年( 1893 )仪征吴氏有福读书堂写本)。本目写于刊印红格纸上,四周双栏,半页十行,版心上镌“有福读书堂书目”,下镌“仪征吴氏藏书”,单鱼尾。首引孙“自序”称其“广购书籍、分门别类、裒辑成帙”而为是目。“类分经、史、子、集,益以艺、丛、医、试、说、教,并附以阙共为十一类”。计经五十八箱九百九十二部,史一百九十六箱一千九百零七部,子二十五箱七百六十七部,集八十三箱一千九百八十七部,艺十一箱一千零四十九部,丛五十八箱一百七十一部,医十五箱三百九十二部,试十七箱七百六十五部,说七箱二百零五部,教十五箱二百七十六部,残缺二箱十八部。共四百八十七箱八千五百二十九部。附录各书著卷数、撰人,间著册、函数及书价等。
山西平遥人彭令凭借多年搜集历史文献资料的经验,他判断,这是木刻印本,是清代宣统二年(1910),扬州吴引孙家刊本。现在市场流通的《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目录》,属于古籍范畴的,经初步查检,多为民国二十年北平富晋书社七卷4册石印本,木刻印本相对比较少见。
日前,彭令特意来到吴道台宅第,了解了测海楼藏书的情况,令他遗憾的是,藏书楼中曾经浩瀚的典籍已不复存在,“只看到一张曾珍藏于南京的测海楼藏书的照片”,为此,他决定将自己的藏品捐赠给文史部门。
《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目录》由吴引孙所编,分经、史、子、集、杂著,丛书七部四十七类,共计8020部,247759卷,书名之下,记撰编者、册数等。而他这次捐赠的,是卷六、七、八、九、十,合计五卷,共三厚册。
“从现存的书目中,我们可见测海楼的主人有着广阔的文化视野,楼中既有国学传统经典,又有西方科技译著,如电学、化学等。这种与时俱进的藏书风格,值得继承和研究。”韦明铧说,测海楼藏书书目目前发现有四种版本,客观记录和反映了吴氏藏书的沧桑巨变,这次外地友人彭令捐赠的书目,是测海楼走向没落的见证,对研究测海楼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日前,山西平遥人彭令来到扬州,将他珍藏的三册《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目录》,捐赠给扬州市政协文史委,这些珍贵的史料,将对研究扬州藏书史,特别是对吴道台府测海楼的历史提供重要的凭证。2008年,彭令曾向扬州捐赠朱自清散文《背影》的最早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