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藏书家吴引孙(5)
辛亥革命网 2013-02-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吴道台宅第是扬州市仅有的浙派建筑群,日前修复以宁波式建筑风格为主,局部采用扬州传统建筑手法,原汁原味地再现吴道台宅第的本来面目。修复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主要是整修洋楼、测海楼,恢复照壁,补建花园内的两个亭子等;第二阶段整修西轴线的房屋;第三阶段是补建西轴线。青瓦飞檐,雕梁高栏,是吴道台宅第给人们的强烈印象。它又为扬州唯一的浙派建筑!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占地12.015亩,计有房屋百余间,建筑面积7930平方米。宅内由测海楼、爱日轩、观音堂、小洋楼、滋德堂、藏书楼、金鱼池等建筑景点组成。吴宅原系清光绪年间吴引孙、吴筠孙兄弟所建,据说原来有九十九间半,现在只存东西两部分:东边有二门厅、朱雀厅、凉厅、金鱼池、测海楼;西边有住宅三进。吴道台宅第系聘请浙江匠师营建的,建筑格局、形式、装修等均体现了浙派风格。
国务院批准的标志牌上显示“吴氏宅第”,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道台宅第从建筑起至今,已历经一百多个春秋。百年沧桑使得这座宅第遭受风雨侵蚀,有些地方已经成破败景象。为了抢救文物,2003年11月21日,市政府正式启动“吴道台宅第暨测海楼修缮工程”。工程的进度很为理想,2004年4月21日修缮工程的一期工程已经如期完成。修葺好的测海楼又以其当年的英姿耸立在扬州古运河畔,她犹如一颗深埋在泥土中的明珠,拨开尘土,重新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紧接着又开始了二期工程,二期工程也已经全部完成。经过修整,这座古老的宅第暨测海楼又以当年的英姿与风采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于今年4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
4、吴氏宅第及其藏书楼——测海楼名扬海内外。主人吴引孙、吴筠孙,兄吴引孙曾担任浙江省宁绍台道道台,弟吴筠孙曾担任过湖北省荆宜道道台。
在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运河畔,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扬州吴道台宅第暨吴氏测海楼。测海楼是所藏书楼。测海楼以其丰富的藏书,在扬州乃至全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吴引孙的祖父吴次山,喜爱读书,书斋名为“有福读书堂”,自署“有福读书堂主人”,这对引孙产生了很大影响。咸丰癸丑(1853),吴家遭兵灾,书籍“荡然无存”,以至等吴引孙“稍解涉猎”、渴望读书时,家中竟已无书可读,又“无力购书,即辗转借观,亦不易易。因思寒酸之士,有志读书,恒苦于无书可读”。鉴于此,为官之后,吴引孙决定节省俸禄,广购书籍。当时,“宋元以前奇编异帙为稀世宝,悬价购求,所遇辄鲜,即明以后精刊旧椠,暨国朝殿版各书,亦复昂值居奇,艰于购致”,因此,吴引孙制定了不同于一般藏书家的收书目标,“余惟视力量所及,耳目所周,不拘一格,凡元明刊本,旧家善本,寻常坊本,殿刻局刊各本,随时购觅,意在取其完备,不必精益求精,自宦游浙粤十余年来,节省廉俸,广购储藏,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