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藏书家吴引孙(3)

辛亥革命网 2013-02-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季吴引孙历官浙江宁绍道台、广东按察使、署理新疆巡抚、浙江布政史等职,政绩颇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出任宁绍台道台兼浙江海关

     三年(1911)九月十五日丑刻,杭州兵变,焚抚署,城隍山驾炮攻旗营,藩署屡受巨弹,吴引孙时任浙江布政使,携眷暂避署侧民屋。十八日,吴妻钟夫人率子颂贤等移居上海。十九日,汤都督寿潜派员约吴在藩署清理库款簿册。廿八日吴由杭至沪,寓五马路十三号洋房。十一月中旬,吴引孙捐助扬州军政分府米一千石。

     民国元年(1912):阴历二月十四日,接国民协会总协理函,推吴引孙为参事。十九日,吴剪发去辫,不易服。《年谱》称“余旅沪年余,交游甚寡,足不出户,客居无事,偶成感怀、答友各诗四十余首,聊以自遣”。

     民国三年(1914):吴引孙之妻钟氏夫人亡故,吴引孙悲伤不已,《年谱》云“余与钟夫人结缡四十三年,苦甘与共,形影相依,一室倡随,深资内助,一旦永诀,老境何堪”。

     六年(1917):《年谱》载“近来时阅修养性命各书,藉以卫生。每日仍行深呼吸各二刻。余昔年曾于别号‘福茨’、‘仲申’之外,另号‘养宽’以自儆。现又自号曰‘拙圃老人’、‘玉林居士’、‘潜真子’、‘玉公羽’,又曰‘佛慈’,均刊有图章”。

     八年(1919):《年谱》载“余于三月廿七日寅刻睡梦中得一联语:立定脚跟,同登彼岸;放开眼界,普度群生。晨起志之,益加自勉”。

     九年(1920):吴引孙七十寿辰,举办家庭庆祝会。《年谱》称“自八月初四日起,每日早、中、晚行深呼吸三次,每次行一千八十呼吸,并于呼吸时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千八十遍,计每日共三千二百四十呼吸,念佛号三千二百四十遍,日无间断”。

     《年谱》至此终止,吴引孙卒年未能确定,其上限为1920年。

  2、吴引孙在做宁绍道台任上很有政声,同时负责海防事务,而这时发生了一件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中日甲午(1894)战争。吴引孙在国家存亡关头上,表现出了特别干练的才能,他亲自规划海防,建筑要塞,加固炮台,购买军械,训练新兵,沿海一带井井有条。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吴引孙亲自规划海防,加固炮台,购买军械,训练新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参与破获日本间谍,为东南沿海除去心腹之患。

  抓获的这个间谍叫藤岛武彦,这个人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后来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但因学业堪忧,来到中国,加入汉口乐善堂。乐善堂名称虽好听,却是日本间谍机构。《日本侵华之间谍史》记载,1888年夏,藤岛奉命前往西北调查,配合另一重要间谍浦敬一图谋劝说新疆巡抚刘锦棠联日抗俄。但两次西行都没有能到达新疆。1890年,日本在上海筹办另一家谍报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藤岛武彦返回日本,筹措经费。中日开战后,藤岛再次来到上海,被派策应日军在辽东登陆。但藤岛在返回日本时已剪去发辫,间谍机关只好让藤岛伪装成和尚,先到普陀山与潜伏于法雨寺的间谍高见武夫会合。这高见本所学是宗教哲学,获得了日本冈山国清寺住持海晏的介绍,因此顺利进入法雨寺。藤岛从上海出发时,高见已经在法雨寺潜伏好几个月了。

  1894年8月16日,藤岛伪装成和尚在上海乘上了前往宁波的轮船。19日,又在镇海换乘武宁轮前往普陀。中日交战,宁波僧俗的警惕性都很高。这时碰上了佛教的中元节,普陀举办盂兰盆法会,武宁轮上挤来挤去都是和尚。僧人们相互倾谈,这个藤岛只是个假和尚,不懂佛家礼仪,别的僧人与他攀谈,他情急之下竟脱口用日本话骂人,被僧俗旅客识破。在海上巡逻的元凯兵轮的大副把总贝名润登船查问,藤岛一开始自称是广西人,然后又说是贵州人。贝名润见他说话颠三倒四,而且没有随身行李,就强行搜身。兵丁在藤岛身上查得墨盒纸笔、普陀山僧人名单、怀表及银洋22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