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寓居青岛三年间(5)

辛亥革命网 2012-11-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老舍是唯一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著名作家,并享有国际盛誉。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前三年间,即1934年8月至1937年7月,曾寓居青岛,从事

     (四)老舍在创作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在青岛期间,是老舍创作的可谓鼎盛时期。发表长篇小说有《牛天赐传》、《骆驼祥子》、《选民》、《天书代存》、《小人物自述》五部,中篇小说有《我这一辈子》、《新时代的旧悲剧》、《月牙儿》三部,短篇小说有《生灭》、《上任》、《沈二哥加了薪水》、《末一块钱》、《老年的浪漫》、《裕兴池里》、《毛毛虫》、《创造病》、《老字号》、《邻居们》、《善人》、《阳光》、《听来的故事》、《丁》、《新韩穆烈德》、《不说谎的人》、《新爱弥耳》、《且说屋里》、《哀启》、《番表》、《东西》、《牛老爷的痰盂》、《“火”车》、《兔》、《杀狗》二十五篇。散文、杂文有《五月的青岛》、《大明湖之春》、《青岛与“山大”》、《归自北平》、《我的理想家庭》、《我的暑假》、《青岛与我》、《考而不死是为神》等六十篇。尚有文学评论和创作经验谈等有《为<小说〉杂志题词》、《〈牛天赐传〉广告》、《〈关友声画集〉序》、《老舍创作〈广告〉》、《读巴金的〈电〉〈书评〉》、《〈樱海集〉序》、《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我怎样写〈赵子曰〉》、《我怎样写〈二马〉》、《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我怎样写〈大明湖〉》、《我怎样写〈猫城记〉》、《我怎样写〈离婚〉》、《我怎样写短篇小说》、《我怎样写〈牛天赐传〉》、《谈幽默》、《景物的描写》、《人物的描写》、《事实的运用》、《言语与风格》、《<老牛破车〉》序》、《AB与C〈创作谈〉》、《‘幽默’的危险》、《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喜爱的作家——康拉得》等。此外,尚有诗作、译著等。最值得称道的则是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是作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主人公祥子是个壮实勤劳的人力车夫,他幻想以个人奋斗来扭转自己的命运,靠辛勤劳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道路,结果只能是“痛苦地活着,冤屈地死去”。小说深刻揭露了万恶的旧社会,鞭挞了人吃人的制度,对祥子寄予深切的同情,为他们发出了控诉,喊出了怨恨。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足见这部作品是老舍的成名之作。是作曾被拍成电影。同时,还有长篇小说《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月牙儿》也被拍成电影。还有《断魂枪》、《上任》、《黑白李》等,分别被收入《蛤藻集》和《樱海集》两本小说集里。在《蛤藻集》的《序》中说:“收入此集的六个短篇和一个中篇,都是在青岛写成的,取名‘蛤藻’无非见景生情。”在青岛,老舍在创作体裁上亦有突破,公开发表的诗作,就是在《避暑录话》上刊载的《诗三律》。《小序》云:“今夏居青岛,得会友论文,乐胜海浴。秋末,送别诸贤,怅然者久之!久不为诗,匆匆成三律,贵纪实耳,工拙非所计。新诗难做,未敢轻试,剑三、克家、亚平、孟超诸诗家,幸勿指开倒车也。”诗云:“之一:远近渔帆无限情,与君携手踏沙行。于今君去余秋暑,昨夜香残梦故城。漠漠云波移往事,斑斑蛤壳照新晴。何年再举兰陵酒,共听潮声兼话声。之二:晚风吹雾湿胶州,群岛微茫孤客愁。一夏繁华成海市,几重消息隔渔舟。不关宠辱诗心苦,每忆清高文骨遒。灯影摇摇潮上急,归来无计遣三秋。之三:故人南北东西去,独领江山一片哀。从此桃园萦客梦,共推桑海赏天才。二更明月潮先后,万事浮云雁往回。莫把卖文钱浪掷,青州瓜熟待君来。”从诗中可见老舍颇重友谊和对青岛的浓厚感情。老舍可说是位多产作家,从他步入社会之时起,便同创作结下了姻缘,在国外教书时,创作兴趣尤浓。他最早的短篇小说《她的失败》载于1921年3月《海外新声》第一卷第3号。最早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载于1926年7月10日至12日10日《小说月报》第17卷第7至12号。此前,尚未见阐述文艺理论著作的发表。谈自己的创作经验的论著,可说是始自寓居青岛之时。这是老舍写作生活的飞跃,强调塑造典型人物的主张就是异常可贵的。可说是老舍从自己切身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