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寓居青岛三年间(4)
辛亥革命网 2012-11-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三)老舍在青岛参加的社会活动和讲演:老舍在青岛期间曾参加了众多的社会活动,并作了许多讲演。仅据当时报刊报道现举要略述:1934年10月3日晚7时,老舍曾经应邀在青岛国立山东大学科学馆礼堂作过一次题为《诗与散文》的讲演。报载:“到听众200余人,礼堂座之为满,至8时许始行讲毕。”老舍讲:“诗的言语与思想是互相萦抱的,诗之所以为言语之结晶也就在此。在散文中差不多以风格自然为最要紧,辞足达意有时比辞胜于意还好些。”“散文呢,能记住内容也就够了;读诗使你非记住文字不可。”可谓实话,既通俗又深刻。1934年10月8日上午9时,老舍曾应邀赴青岛市立中学讲演,题为《我的创作经验》。老舍说:“觉得我会说笑话,是天生带来的。无从师承,我的创作里面,至少有一半占着‘会说话’的便宜”。“要想成为文学家,天才固然重要,工夫也是要紧的。现在中国,无伟大的作品出现,原因很多,而一般作家,受生活的逼迫,不能安心写稿,这也是原因之一。”1934年10月22日上午9时30分,老舍曾在山东大学礼堂作过题为《中国民族的力量》的讲演。曾说:“想不到的,在南洋还会看见那么多的中国人,……我们是赤手空拳的打出一座南洋来,这是中国人开发南洋的功绩,是我们民族的伟大。”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相比较,的确是伟大。我们可上可下,只要努力使劲,我们只会上,不会退下。所差点,是缺乏教育,没有组织而已。”1935年2月3日值夏历除夕,老舍曾主持过青岛国立山东大学辞旧迎新的晚宴。讲笑话并表演剑术。据《废年、除夕、青岛、山大一夜狂欢,笑神老舍大显身手》云:“那天下午5点多钟吧……我们的‘笑神’——老舍先生——秉着和平使者的心眼儿,指手画脚地从礼堂里钻出来向大家招呼:……“最后老舍先生表。演舞剑,真叫棒,掌声雷动之中,他在台上来上无数大作揖。”1936年1月20日上午9时,老舍曾在山东大学礼堂作过题为《文艺中的典型人物》讲演。略云:“文学生命的营养来自人生,它是人生的课本。它包括着一切与人生有关系的东西,而以人为中心。它在复杂的人生中提出人的典型;要明白人,得请教于文学。”“文学使人们明白什么是人,和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而文学家却另造出些标准人似的。……但是谁也没有这种标准人告诉我们这么多、这么完全、这么有趣、这么生动、这么亲切”。1936年5月26日,老舍曾经应邀在青岛青年会作过一次讲演,题为《文学批评》。报载:“当舒先生讲时,笑趣横生。”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溘然与世长辞,全国各地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悼念活动。当时,青岛的进步文化界发起筹备“青岛文化界追悼鲁迅先生大会”,拟于11月1日上午9时假青岛市民众礼堂举行悼念活动。老舍与王亚平、杜宇、孟超、李同愈、袁勃、沈旭、王艺、吴清、李斐、马骏、施畸等,作为这次追悼大会的发起人。1937年1月10日下午4时,老舍曾经在青岛青年会作过题为《怎么想法充实自己》的讲演。主要听众是小学教员,针对性很强,始终紧扣小学教员们的心扉。特别强调:“干小学教员,时间费得太多,劳力费得太大。他的学问是永远出卖,没有收入,不能‘教学相长’。”在这种情况下,设法充实自己就显得更为重要。”1月24日下午3时又以老舍讲演创作经验。据报载:“听众多系青年学生,平日崇拜老舍之作品者。老舍所讲题材,即系伊最近所著《蛤藻集》之《断魂枪》,阐述其时间、地点、人物及创作之经验,历一小时之久,闻者颇为感动云。”此外,1936年10月27日,老舍回北平省亲,到北京大学作了一次题为《闲话创作》讲演。强调作者不应重于形式,而特别注意内容。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老舍应吴伯箫之邀,赴山东莱阳简易乡村师范讲学,宣传抗日。据吴伯箫《作者、教授、师友——深切怀念老舍先生》中盛赞老舍云:“像闻一多,以教授给中等学校学生上课,在那种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