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工商业辛亥革命后发展实例(3)

辛亥革命网 2012-06-07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黄曦晖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皇朝,结束了持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在促进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民国之前的粮食加工,基本上是采取手工操作。它的加工过程,先后经过两个加工程序:一是砻谷,二是舂米。砻谷多是使用桔水搓黄泥,在成胶状之后放进质量上乘的竹片——前人的“三合土”所制成的工具,通过人工磨动以后,使谷壳与扑米从稻谷中分家。舂米则是在此基础之上,多是使用一副上吊一个圆形尖口的木嘴(安上铁嘴)、下藏一个圆形阔面尖底的岩石坎,通过人工舂坎以后,使米糠与白米从扑米中再分家。然后才将谷壳、米糠和白米分别上市。这种近乎原始的重体力劳动的生产操作,一直至清末年间还大体如此。民国之后,发生了变化,开始逐步变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当时由于政府在发展官办企业的同时,鼓励民间工商业,加速了这一演变的过程,使新的粮食加工方式及时问世。早期出现的机械操作,是以外燃机进行发动,通过碾米机进行加工。碾米机多是立式与卧式的结合体。立式工序主持稻子谷壳,卧式工序变扑米为白米。经过风柜和漏斗,使谷壳、米糠和白米分道而走。从前,一个舂坎每天才出几担米,如今,一部碾米机每天可出一百八十担(均市担计)之多。按一个劳动力净算,提高效率达十多倍。

   当粮食加工还是用人工操作的时候,广州市的粮铺既是工业又是商业,它们购稻谷进铺,自行砻谷和舂米,当白米、米糠和谷壳三者分开之后,便随即拿到铺面去销售。那时的粮铺一般是规模较小的,铺中所雇用的工人是按舂坎而定,少则一两个,多则三几个而已。全市每个角落的粮铺均大致如此。自从采用碾米机进行粮食加工以后,该业就开始了工商之间的分家。粮铺再不自行砻谷坎米,而向碾米厂进货了。后来,粮铺又进行了粮店和米行的分家。一般来说,资金少的,经营米店,面向居民卖零售;资本多的,经营米行,周旋于碾米厂与粮店之间进行大买大卖。这些米行后来多集中于沙面对岸的沙基一带,而碾米厂则云集在现今黄沙与南站之间的一个孤岛(名为米埠)以及花地、芳村一带。别地也有一些。到了民国十年之后,沙基与米埠都甚为兴旺。

   米埠面临珠江,东侧有柳波涌,可通往荔湾涌道。珠江河涌和柳波涌内适应大小不同的船艇湾泊,水路交通比较方便。同时,它与花地、芳村照面而立,又是珠江三角洲“粮仓”中的稻谷运穗的水上要道,确是一个经营碾米厂绝妙的地方。在米埠各厂中,以绰号“光头灿”所开设的年昌米机和另一家合利米机规模较大。碾米厂当年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它既买卖谷米,又承接碾米。代客加工的稻谷,在碾米完工后可以立即运走,亦可寄存仓内。如果属于寄仓较多的长年主顾客,在白米出仓时,厂方还负责按级和依次顺序,并且用“探筒”试探无误才出仓门,务使顾客满意,以求生意兴隆。对来料加工的顾客,除按规定收取加工费外,借用仓的按数量大小和时间长短进行收回仓租。除此以外,对碾米过程中凡跌落于地下的,不论白米、玉糠和谷壳,一律归为厂有。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据说,碾米厂如果一年停工三个月,这三个月中厂里的工人吃饭,也不需向外买米。有不少碾米厂还养了猪。当时的碾米厂发展很快,在工具使用、经营方式和行业分工等方面,都远非辛亥以前所比拟。

   米埠此时之兴旺,还可以用围绕这些碾米厂而生的机器厂从侧面加以补充说明。当时,在米埠和柳波涌附近的地带,仅机器厂属于从事碾米机的修理和仿制的就有三家:一是新光机器厂(厂主叶林),二是苏记机器厂(厂主叶苏),三是裕泰机器厂(厂主李图)。一个面积不很大的米埠,有几个为该业而设的机器厂紧紧相随,可以说明碾米业(农产品加工)的兴旺,带动了机器工业的发展。

   机器工业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也很显著,主要表现在由修理朝着仿制的方向发展。

   机器行业的老行尊都认为:了解辛亥革命前后该业的历史,可以陈联泰——均和安——协同和三个厂的发展变化为代表。

  陈联泰建立于清同治年间,是广州市机器工业在近代名字出众而又最早的一家,是南海县西樵山良登乡陈淡浦开设的。厂址先设于十三行豆栏上街。陈去世后,由其第三儿子陈濂川迁址于十八甫。开业时是一种“父子兵”的家庭式手工业。它沿袭了千百年来手工操作那一套,靠大锤打小锤敲见功夫。初期的业务还不是修理机器,而是修理一些水柜和铁器什项。因当时广州市还没有机器使用。到了清光绪年间,它的业务前进了一步,除了原有的业务项目外,并承接了一些建造工程,还逐步兼修一些动力机和生产机械以及工作母机。它经过了一段发展过程,由家庭式的手工业作坊转变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机器厂,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利润,积累了较大的资本,雄极一时。不料到了清光绪年末期,被当时任粤督的周馥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它搞掉。一家具有四十年历史的机器厂,因封建官僚的扼杀而一旦毁弃了。

    继陈联泰之后,显赫一时的是均和安机器厂,厂主陈桃川,是陈淡浦的第六儿子。厂址位于河南洲头咀的地方,在清光绪初期开业。在均和安开业时,与同期的陈联泰不论在资金、人力、设备、规模以及操作方式等方面,都在伯仲之间,所不同的是,陈联泰比较泛营,均和安比较专营。在陈联泰被封闭之后,均和安的业务比前更为繁盛。到了民国初期,均和安的业务已是盛况空前了。那时,它的业务范围不仅修理和仿制像蒸汽机这样的动力机,而且修理和仿制包括碾米、榨蔗、卷烟、造纸、炼胶等各种生产机械。它以全能厂为标榜,亦为全行业所公认。

   在民国初期,能与均和安相比的,就是在辛亥革命这年开业的协同和。就局部的机器品种来说,能与均和安平起平坐,甚至超过了它的,此时则为数不少。蒸汽机流入我国广东省之时是清光绪初期。那时,在黄埔长洲岗官办了一家黄埔船坞(它是香港船坞的前身),世居河南尾水上或沙滩的居民,不少人在该船坞干过活。其中有在后来开机器厂或锅炉厂的。如熊名斋绰号“白榄佬”开设的恒昌泰、绰号“补炉树”开设的艺新、何标绰号“补炉标”开设的四兴、黄成锦开设的义和祥,等等。它们是小厂,资金和设备虽远远比不上均和安,但技术功夫在某一方面往往能与均和安角逐。这几家小机器厂经常出现技术斗智、互相竞争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民族工业在技术上要求不断革新的精神状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