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工商业辛亥革命后发展实例(2)

辛亥革命网 2012-06-07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黄曦晖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皇朝,结束了持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在促进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纺织有棉织和针织之分。我国的棉织有悠久的历史。广大农村中,男耕女织是自古以来自然经济的老传统。农村的棉织,农忙时往往停织,实际上是一种副业性质。广州市从事棉织业的,属客家人居多。客家人分布的范围省内省外都有。就本省而言,棉织业在梅县、兴宁县早已较为兴盛。这些地区的各个乡村里,农忙过后,家家户户穿梭之声彼起此伏,日夜不停。人们自置一些棉织的手机织布机,在乡中附近圩镇市集购些棉纱回家织布,布成之后拿回原地进行“回纱回布”,同那些棉布商贩进行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那些棉布商贩们向省城以及佛山、陈村、石龙等地进行长途贩运图利。客家人在当地县城设厂的为数不多,远离乡井到省城开业的更是寥若晨星。开始打破这种局面的是我国资本主义处于萌芽阶段的清末民初之时。兴宁县泥坡区陂西乡合湖村人范瑞初在广州较早开设了恒和布厂,范炳麟又开设了纶昌布厂,接着又有一位姓范的同村兄弟开设了金源布厂。曾在恒和布厂做工的范玉荣后来又筹资开设了泰和布厂。还有别的。年已七十六岁的手机织布业老行尊范仁坤在青年时曾在这一家泰和布厂做工,是由比他还早在该厂做工的兄长范仁禄征得厂主同意之后从乡里带入厂里做工的。以上各厂均设于广州市河南瑶头,尽管在开业之时,多是手工业作坊的性质,但广州市南郊瑶头这个圩镇便从此成为广州市手机织布业最早的一个云集之地。由于在穗开厂比之在乡“回纱回布”或在县城开手工业作坊容易获利得多,范氏的家乡中的同乡邻村——黄桐村以及附近一带的“乡里”,也从乡中纷纷进入广州市城郊,在瑶头附近的南村、客家井一带立足,有开厂的,有来做工的,其中,除范姓外,以刘姓的居多。

  清末民初年间,不仅河南瑶头一带的手机织布业继续发展,而且白云山脚的小北一带新设手机织布厂亦日见增多。这里开设布厂的也多是兴宁县人,其中以该县叶堂区叶南乡人为数较多。民国初期这里的手机织布业成行成市之后,广州市的织布业便在珠江南北两岸的瑶头与小北之间形成了遥相呼应的局面。当年的经营,由厂雇用的固定工占少数,发外加工的居多。它们给当地农民和无业居民以布机和棉纱,定期收回织成的棉布布匹,付以工钱。随着棉织生产工具由手工织造过渡为半机械织造,这些工厂才以固定工为主、临时工为辅的。在织布业中,以叶堂区叶南乡汤湖村肖再三的儿子在小北开设的绵远新布厂最有代表性。肖再三有四个儿子,按照大小排次是春松、春华、春元、春仁。除老二幼年夭折外,其余三人长大后都从事手机织布业,于民国八年(1919年)开了这家绵远新布厂。随着当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该厂不久便由小到大,扩展到河南和荔枝湾,后来又从广州部分地区发展到香港去。他们的后代,如肖晋谦、肖雨仑、肖赉谦几位都成了广州市棉织行业的知名人士。

  针织业与棉织业一样,在辛亥革命前后,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清末民初,广州市有位于大新街的周艺兴针织厂等多家工厂,由于受了当时“实业救国”思想的熏陶,“转商为工”的人不少。文侣莘就是其中的一个。文侣莘原在清光绪年间开设药铺于大新街谢恩里,到了民初就改行设针织厂于原地,把厂名定为姊妹织造厂,机器设备是在长堤光中公司定购的。据该厂主人的后代谈及,该厂确是兄弟姊妹齐上阵,一起共同劳动的,厂的定名也有一番心意,旨在与当时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相互唱和,以示兄弟姊妹一齐努力,以振兴国货,实业救国。

  粮食加工改革 机器仿制成功

    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工业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由手工操作变为半机械操作,由半机械操作变为机械操作,在各种不同操作中出现了由粗到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情况。其基本趋势是从手工操作向机械操作逐步过渡。

   轻重工业包括碾米、榨蔗、卷烟、造纸、制煤、发电以及交通运输、建筑营造等行业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当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从手工操作向机械操作的转变,体现了这一时代的生产水平有显著提高。最富于代表性的莫如与千家万户民众生活密切相连的粮食加工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