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分站 > 河南辛亥志士 > 辛亥革命志士刘基炎(上)——纪念我们的外祖父

辛亥革命志士刘基炎(上)——纪念我们的外祖父

辛亥革命网 2024-10-17 10:0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吴蓝蓝 吴青青 刘红红 查看:20171
外祖父刘基炎,字荘甫 (庄夫,庄甫,荘夫),曾用名刘震。这位老人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清王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阶段,他的人生画卷在推翻清朝,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洪

  外祖父刘基炎(1880~1961)字荘甫 (庄夫,庄甫,荘夫),曾用名刘震。河南省新县新集(原属光山县)人,在他的晚年,我们仨姐妹和外公一起生活了几年,直到他老人家1961年在上海去世。他身高一米八三,光头,威武挺拔,文武双全。这位老人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清王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阶段,他的人生画卷在推翻清朝,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洪流中绘就。

  我们家里至今还珍藏着外祖父刘基炎的一些亲笔书札、履历和老照片,外婆及母亲也留下亲笔回忆文章,被我们视为传家宝。每次翻阅这些珍藏,都激起我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感觉几位前辈就在我们身边。

图1:刘基炎

  一.刘基炎生平事迹

  刘基炎幼年丧母,从父刘启恒(清禀生)读书,因厌烦八股文,于1901年到开封投靠伯父刘启泰(清举人,属维新派人物)。1902年考取河南大学堂,1903年入保定陆军学堂。翌年,由保定陆军学堂考取官费到日本学习军事,进入东京振武学校。

  1904年12月,黄兴、宋教仁、程潜在东京联系湖南、云南、直隶、江苏和河南学习军事的留学生百余人,成立“中华革命同志会”组织,立志从事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河南有刘基炎、曾昭文、杨曾蔚参加该会。孙中山到日本后,接见留日学生。刘基炎多次前往会见孙中山。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中华革命同志会”大多数成员转入同盟会。

图 2:青年刘基炎

  1905年底,“取缔留学生规则”事件爆发,为抗议限制学生自由,部分留日学生中止学业回国自办学校,刘基炎出于义愤也在其中。在上海,协同于右任等创办“中国公学”。1906年3月4日“中国公学”开学,刘基炎任学监,兼任体操教习。并积极参与了徐锡麟、秋瑾的在长江各省起义筹划。因孙中山先生不赞成留日学生罢学回国,担心这些革命力量被清政府扼杀[ 金冲及 胡绳武著《辛亥革命史稿》第二卷 中国同盟会,第6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又因清政府驻日留学生监督处要求归国学生复课,刘基炎于1906年重返日本,仍在振武学校,在第五班学习。是年,刘基炎经廖仲恺、熊樾山介绍加入同盟会。

  1907年1月,刘基炎被选送日本参谋总部陆军测绘学校。

  在校时刘基炎创立武学社,任社长。又成立成城团作为革命机关。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