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泗桥战役始末及真相
辛亥革命网 2016-05-11 09:5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余玮 查看:
俗话说:“北有赵州桥,南有汀泗桥。”汀泗桥位于鄂南咸宁,始建于南宋,桥东群山叠嶂,桥西湖泊密布,地形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后因北伐汀泗桥一战而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点。
名垂青史的北伐经典战役为什么发生在这个“湖北南大门”?当年带领叶挺独立团攀山过岭、悄无声息地迂回到敌后阵地的当地农民到底是谁?吴佩孚是否到达过汀泗桥亲自督阵?北伐军第七军、第八军是否参加过汀泗桥战役?笔者边寻边访,一路记录,一路沉思,穿越在历史与现实的烟云中。
今天,汀泗桥静静地横卧在汀泗河上,潺潺的河流诉说着昔日那悲壮而光辉的岁月……
魏家塘打响第一枪
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职北伐军总司令,誓师北伐。北伐军有8个军10万余人,右翼由第一、二、三、六军组成,从广东进入江西、福建;左翼由第四军十师、十二师、叶挺独立团,第七军,八军组成,从广东出发,进入湖南、湖北。
北伐军在两湖战场的主要对手是吴佩孚。吴佩孚在军阀战争中拼杀半生,创造过不少军事奇迹,自称“百战之雄”。他苦心经营的汨罗江防线被北伐军攻破后,决定在鄂南的汀泗桥、咸宁、柏墩一线组织防御,阻止北伐军向北推进。汀泗桥素有天险之称,东面高山耸立,且南、北、西三面当时均为大水包围,粤汉铁路经过此处铁桥贯通南北。翻开《四邑公堤志》,当年的水文记录赫然在目:“1926年秋,长江洪水暴涨,江水由赤矶山决口,丰水塘、蔡家店、茅烛花、九湾卢4处共溃口1585米,江水倒灌金水流域,武昌、咸宁、嘉鱼、蒲圻4县淹没。汀泗桥除了塔垴山等高处外,其余田畴一片汪洋。西南岸到东北岸,只有连接东街、西街的石拱桥和西北边京广线铁路桥可以通过。”
北伐军取得汨罗江大捷后,陆续占领了岳州、通城、羊楼司等重要城镇。吴佩孚心急如焚,令其部将宋大霈、董政国收集残部万余人,以宋任指挥,据守汀泗桥;令其武汉方面陈嘉谟部万余兵力南下驰援;并亲率其精锐部队陈德麟、刘玉春所部昼夜兼程南下。
当时,中共湖北省委特派员漆昌元、刘子谷等来到蒲圻(今赤壁)发动组织群众支持北伐。他们从蒲圻籍的黄埔军校生邱壁山、刘凤鸣那里得知北伐军进军路线和战事进展顺利的情况后,立即加紧了迎接北伐大军的准备工作以及对北洋军阀士兵的宣传、瓦解工作。8月24日上午,北伐军唐生智部在蒲圻人民的一片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这座古城。沿途都有农协设立的茶水站,给士兵送水、送饭,还组织运输队,为部队送子弹、抬伤员、当向导、提供情报。
一时间,驻湘溃敌乘坐火车后撤,直系主力向南挺进,准备与入鄂北伐军决战。第四军的当务之急是先于敌人占领蒲圻的中伙铺车站,截断粤汉铁路,扼住溃敌退路。然而这确实是个艰巨的任务,受领任务的部队必须在30个小时之内强行军100多里,翻越三座高山和两条河流,在行军途中还可能与溃敌相遇或被南下的直系部队主力咬住。
“哪个部队愿意担任抢占中伙铺的任务?”在军事会议上,第四军代理军长陈可钰一连问了三遍,手下将领面呈苦色,无人作声。最后,陈可钰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叶挺身上。叶挺不说二话,当即接受任务。来自两广和湖南的战士善于爬山,加上经过反复拉练,叶挺独立团将士练就了飞毛腿的本领,他们急行军,出通城,过崇阳,于25日拂晓到达汀泗桥南15公里的中伙铺火车站,在附近隐蔽起来。
中伙铺火车站的铁路工人告知叶挺独立团,有一列兵车正从蒲圻开往汀泗桥,马上就到中伙铺。叶挺立即命令独立团第二营沿火车站散开,形成包围状,其他营相机行事。这列火车载着向汀泗桥撤退之敌——湖北暂编第三师孙建业部第二团官兵,刚驶入中伙铺火车站,即被叶挺独立团截住。经过1个多小时激战,敌第二团被完全解除武装,敌团长李精明(一说李金门)、营长邹化高等军官20多人和士兵300多人成了俘虏。叶挺独立团由此一举切断了湘敌北撤的通道。
8月25日晚,吴佩孚率嫡系部队到达汉口,一下车,迎上来的湖北督军陈嘉谟便告之汩罗江防线全部被南军突破了,他们正向鄂南方面奔来……吴佩孚万万没有料到局面竟恶化到如此地步!回首1921年4月,吴佩孚曾据守汀泗桥,湖南军阀赵恒惕率湘军数万进攻,受创败退,吴佩孚大获全胜,名声大振。因而此番吴佩孚想凭借天险,重演故伎。他连夜在督署召开军事会议,摆出了准备拼命的架势,拟死守汀泗桥。
为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北伐军决定集结第四、七、八军协同攻坚,主攻任务交给第四军。8月26日黎明,北伐军各部按作战计划,向汀泗桥进击。其中,第四军分3路向汀泗桥挺进:第一路从蒲圻的中伙铺出发,沿铁路两旁向汀泗桥挺进,以十二师三十五团为先锋,叶挺独立团、炮兵营及师部相随;第二路以十二师三十六团一营为前卫,从石坑渡向梅董、张兴国方向前进;第三路以十师三十团为先锋,二十九团为中锋,二十八团及炮兵营为后备队在二十九团后三里相随,从峡山冲出发,向骆岗亭挺进。
当日上午10时半,担任前卫的北伐军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一营,率先到达汀泗铁路桥南2公里处的魏家塘,在附近的高槠山、八丁山与北洋军交火,打响了汀泗桥战役第一枪。这两座山是北洋军的前哨,此处部署了约两个连的警戒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