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川西袍哥在辛亥革命中对城市的管理作用

辛亥革命网 2021-12-03 16:59 来源:参考网 作者:胡康林 查看:

袍哥是近代四川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袍哥管理社会治安,调解民间矛盾,为一方和谐作出贡献,在辛亥初年的特殊时期袍哥一度接管了城市并在城市管理中起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一、学术史回顾

  20世纪初,学界出现了第一批有关于哥老会的研究著作。关于起源以及发展有陶成章的《教会源流考》和平山周的《中国秘密社会史》两书主要介绍了哥老会的起源和发展。而萧一山的《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后期出现了一些介绍帮会内部规章制度,帮规,堂口和组织细则的著作,包括了许多相关资料。比如刘师亮的《汉留全史》比较系统介绍了袍哥组织的源流和规章制度,李子峰的《海底》介绍了一些内部的黑话和隐语等。

  20世纪中后期,学界对于哥老会的研究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是在哥老会的起源是否与洪门相同的问题上产生争论。主要有菜少卿的《关于哥老会的源流问题》。

  20世纪到现在,学界对于袍哥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但在民国开始以后,袍哥的破坏性逐渐显露出来,革命党人和政府开始镇压、解散会党,希望消除其消极影响。代表性的研究著作有彭先国的《湖南秘密社会研究》和邵雍对刘文彩与袍哥的关系研究。

  二、袍哥对城市的短暂管理

  1911年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成都宣告成立,标志着“袍哥政权”的产生。哥老会从原先的非法秘密团体,在革命之后完全公开合法化。由最初的“会匪”一跃而成共和功臣,以至于一些遗老感叹:“伸张民气即长匪风,扩张民权即滋匪焰。官威不振,民不畏官,官困于绅,绅困于匪。”由蒲殿俊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的大汉四川军政府带有一定的妥协成分,军权仍旧没有被完全掌握。这就给了可乘之机,以至于12月8日成都兵变,市民遭劫,社会秩序混乱,蒲殿俊垮台,尹昌衡因平叛乱有功被推举为四川军政府都督,与同盟会有关系的同志军大量涌进成都。12月22日军政府擒获赵尔丰,将其处决。尹昌衡“以同志军难以控制,特设大汉公,作为哥老会总公口,尹、罗、周、杨皆为大汉公掌旗大爷。城内各街、各警署也都打出公口招牌。同时还在各路哥老会头目中,选出资格较老、仁字排行的五哥若干人任大汉公五哥,专门联络各路哥弟”“周”指的是军政部长周骏,“杨”指的是巡警总监杨维。

  成都各街道,袍哥公口林立,仅是仁字旗公口达到374处之多。人们争相参加袍哥,希图自保,袍哥的队伍日益扩大,戴英雄结、插花蝴蝶者,比比皆是。而对于袍哥势力恶性发展,尹昌衡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大力提倡,他本人自任“大汉公”总舵把子以后就在军政府门口挂出一个“大汉公”的招牌。在上台的最初几天,每天都要到成都各个袍哥公口、码头去拜客。“他每出去一次,必披一身红绸或红布回来,堆在床上之后便又去拜。如是往返拜客披红,以至都督府亟待处理的公事,也找不到人划行。”周骏就任军政部长后,也在军政部挂出一个“大陆公”的招牌,参谋部也有人要求组织“大参公”,因部长不同意才作罢。军政府的首脑认为在大量军队和袍哥涌入的情况下“此时仓促之间,欲约束各方面来省之数万同志军,以及胁迫散走之巡防军、新军,使之慑服归队,或缴还武器,政治权力以及军事纪律既一时无法树立,只有赖各地哥老会听命军政府,利用其帮规。”短时间内竟然形成了袍哥关系支配管理城市的所谓“皮管街”局面。袍哥组织一度替代政府接管了成都市政的管理,各个街口各管一部分,在茶馆内进行调解纠纷,称作“吃讲茶”。得到倡导支持的袍哥一度发展迅猛,尤其是成都和川西一带,人数增加数十倍,仅成都及附近几个县袍哥公口增加了三百多个。但这样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袍哥自身的各种弊病显露出来,开始扰乱了城市里的正常生活秩序。在成都各个街道,到处有哥老会“公口”,袍哥们“刀枪往来如织,每街公口设公座,每户公口贴红片,如大汉公、多福公、共和公之类。”军队、流氓都为哥老会。混为一体,沿街嚣张,寻仇报复,比比皆是。更是有公开赌博,旁若无人,军政府门前就有赌摊一百余处。在广汉一带,县城各处,摆出牌九和大宝赌场,日夜聚众赌博,包庇烟馆,在乡村每逢赶场日期,集队你来我往,各带刀枪,赌博酗酒,全县乌烟瘴气。

  袍哥的膨胀发展和其本身对城市管理的负面影响的显露,让政府开始限制与取缔。1912年2月,成都重庆两个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军政府,开始限制哥老会,由军事巡警总监杨维发出公告,限日撤去省城各大街会党公口招牌。军政府同时着手整顿省城的同志军,将其能用的变为四川陆军第二师,对于未编入的同志军余部,“遣散回原籍,就地编为保安义勇军,以捍卫桑梓之用”,并由张捷先出面,提出“功成不受赏,长揖归田庐”的口号,川西“数十万同志军,均克日散归田里”。袍哥对城市的短暂管理时间宣告结束,在国民政府的一再打击与取缔下,袍哥组织又再次转入地下或半地下活动,对城市管理很少再有直接涉足。所以川西袍哥对城市管理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多是一些民间补充性质的见缝插针,不能也做不到完全替代政府的作用,更多时候负面作用也是相当突出明显而对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M].成都出版社,1986.

  [2] 成都市志总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3] 近代秘密社会史料[M].文海出版社,1946.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