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沅口述自传之童年琐记(6)
辛亥革命网 2015-07-14 08:40 来源:新史学 作者:章开沅 查看:
开诚很有文思,有次作文,他突有神来之笔,说:“时间比欧文斯跑得还快。”欧文斯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短跑名将,声誉遍及全球。张先生对开诚的作文非常欣赏,说他摆脱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之类套语。我刻意模仿,此后作文,每逢有时间描写,都沿用“比欧文斯跑得还快”的比喻。张先生批评道:“外国有句话,第一个把女人比作月亮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白痴。”我那时还不满10岁,跟着哥哥姐姐勉强读五年级课程,对这个批评感受颇深,开始知道模仿和抄袭都没出息,应该努力自己创造发明。
不久之后,张先生另有高就,被他的大学母校招去教美术。于是我又和家里别的孩子一道,每天沿着漫长的石板路进城,在襄垣小学读六年级。
这时,平津局势渐趋紧张,大批高校学生南下,或从事抗日救亡,或在南方转学就业,我们小学至少有三位这样的新老师。其中有位冉先生,北师大毕业,教我们语文课,很有水平。我曾经模仿梁实秋的《猫的故事》,写了一篇《马的故事》,冉老师大为欣赏,认为虽为模仿,但并非亦步亦趋,有所创造。他将这篇文章投到《皖江日报》,居然发表了。家里长辈们得知,非常高兴,好像章家出了个小作家似的。
冉老师关心现实,也善于引导孩子们关注现实问题,常以《致华北前线抗日将士书》、《给绥远全体将士致敬书》等为题,让我们写作文。在老师的影响下,孩子们也很关注现实问题,爱国救亡的热浪澎湃于课堂内外。
大概是受了母亲和叔祖母“家庭革命”的影响,我曾经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实关怀”,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祖父》的作文。大意是说,我们家本来很和谐,但自从祖父娶了个姨太太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东院西院,显分彼此。冉先生对我的这篇作文也很欣赏,又准备拿到《皖江日报》上发表。大概是我回家向父母夸耀了自己的本事吧,父亲知道了此事。但他这回没有表现出高兴,而是非常紧张,唯恐见报之后,引起祖父震怒,家庭纠纷,赶忙跑到《皖江日报》馆,要求撤稿了。
说来有趣,等我年老的时候,我的外孙女上小学时也写了一篇深得老师欣赏的作文《我的爷爷》,其中有一段描写我晚上在家里看电视:“每天晚上,我的爷爷都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台都下班了,屏幕上已经只剩下雪花点点了,我的爷爷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啊,原来我的爷爷他已经睡着了。”我看了之后哭笑不得,开玩笑说:“这是我得到报应了吧。”
就在抗日战争爆发之际,我小学毕业了。毕业典礼上,程主任指挥全体师生高唱当时流行的电影《桃李劫》主题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大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仿佛我们稚嫩的肩膀果真已担负起国家安危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