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研究综述
辛亥革命网 2010-09-29 00:00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作者:饶怀民 查看:
中国的会党运动,绵延数百年,活动范围遍及二十余省,会众难以数计,声威震动寰宇,而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其高峰。辛亥革命前后十余年间,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组织和领导下,会党被纳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轨道,出现了大联合、大统一的趋势,在革命党人发动的历次武装起义中,会党几乎"无役不与",且不少次起义是以会党为其主力的,会党已经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坚力量而活跃于中国近代政治舞台,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运动无疑是史学工作者一项迫切而又重大的课题。
一、会党研究的历史回顾
早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出于斗争的需要,已开始调查和研究各地会党的活动,陶成章所着《浙案纪略》和日人平山周的《中国秘密社会史》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浙案纪略》初稿曾在缅甸仰光《光华日报》上刊载,所有革命党人姓名皆用甲乙丙丁等字代之;1910年,陶将其书稿重新整理,分成三卷:上卷为纪事本末;中卷为列传;下卷为附录;又外纪一篇,名《教会源流考》。稿既成,拟付梓,但同人恐机密泄露,反不利于革命,因将中卷列传及外纪《教会源流考》先刻印于日本,余稿悉藏于东京,至1916年全稿才得以正式出版。该书对以浙江地区为中心的各地会党运动作了详尽、真实的记载,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会党史着作。平山周所着《中国秘密社会史》系由他偕毕永年于1899年调查长江哥老会组织的基础上写成,于191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对白莲教、天地会、三合会、哥老会等的活动均有翔实的记载,同时汇录和保存了不少会党的秘密文件,为研究这一时期的会党提供了最可宝贵的史料。
辛亥革命后,还陆续出版过一批有关会党史的着述,其中最重要的是肖一山所着《近代秘密社会史料》、李子峰的《海底》、戴魏光的《洪门史》等等。《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一书的史料原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1932年我国学者肖一山"奉命赴欧考察文化史迹于英伦","发见晚清粤人手抄之天地会文件颇多",皆英国波尔夫人"在香港、广州购得者","惊为秘籍,从事抄录,费时两月,得稿数百页,置书箧中。"回国后,将所抄资料"因加编次,归类汰繁,附以说明,另补源流数章,成《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六卷,又插图及起源考一卷。"(肖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自序,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页。)原书于1935年由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印行,实为天地会传世秘密文献汇编。李子峰所编《海底》,于1940年出版,本为洪门秘籍,"举凡洪门之一举一动,一诗一语,无不详晰记载,得此一书,对于洪门之一切秘密,甚至隐微细节,莫不洞悉无遗".(李子峰:《海底》序,1940年版第1页。)全书概述天地会、三合会、哥老会源流,开山立堂文件、腰凭票布及职位名称,开会会场陈设及入会仪式及誓词、罚则、茶阵、隐语、传贴、隐字、手势、符录等等,是收录介绍哥老会和三合会秘籍较为详尽的一本书。戴魏光所着《洪门史》着重叙述洪门的发展与流变,该书将会党的发展分为萌芽期、培养期、灿烂期、大成期。灿烂期是本书的重点,分别将三合会、哥老会、汉留、致公堂发展的过程详细论列,此书于1947年由和平出版社出版,是目前国内所见到的第一部较完整的会党专史。
需要指出,解放前虽然已出版有关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研究的资料和着述约二十余种,但这些出版物多为资料罗列、辗转传抄,如前引平山周所着《中国秘密社会史》,严格说来,"只能算作一部史料而不能称作史。此书对于各个秘密结社的信仰与组织并没有加以探讨","而只在于叙述各教会的活动及汇录会党的秘密文件。"(罗尔纲:《中国秘密社会史》《大公报》1935年2月28日。)另外,在章节安排上,把不同源的上帝会列在三合会一章中,把同源的天地会与三合会又分成两章,把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并拟于白莲、洪门一流的结社等等都是不妥当的。该书于1912年出版后,又于1924年以《中国之秘密结社》的书名再次出版,作者署名为"古研氏",实系平山周化名,本书乃节录原着之部分章节,仅及原着内容的百分之二十而已。至于前引李子蜂所着《海底》一书,据笔者所知,就有陈培德主编的《海底》、群英社编辑的《江湖海底》、博爱山人校订的《改良真本江湖海底》等数种,而凡此盖源于《金台山实录》,亦名《金不换》,但《金不换》一书又有多种版本,内容几乎雷同,令人读不终篇。由于当时缺乏学术讨论的环境和气氛,书中很少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至于学术论文为数极少,水准较高的论文则更是寥若晨星。
新中国成立后,会党史研究才真正兴旺发达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共发表有关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的论文和回忆文章400余篇,出版专着及资料30余种,这些成果的取得为会党史的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首先是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华中师院历史系为研究湖北地区的会党运动,于1961年上半年先后两次组织人员赴鄂北就江湖会响应武昌首义问题作了详细调查,整理成《江湖会资料选辑》,对江湖会响应武昌首义的主客观条件、经过及其失败,特别是关于李秀昂发动老河口起义、光复襄阳、襄阳军政分府和总司令部的成立及其瓦解均有详尽的记述,书末附有张国荃的身世、经历和革命活动以及张玉衡的《十年见闻录》等等,是研究鄂北江湖会完整而系统的资料。由杜迈之等人整理的《自立会史料集》共辑录有关资料100余篇,包括专着、清官方文书、人物传记、书牍诗词等等,这部资料集的出版,对于史学界长期以来在自立会问题上争论不休的关于自立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都提供了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史料。由萍浏醴三市县政协合编的《萍浏醴起义资料汇编》,以文献资料为主,辅以口碑资料,全书分始末、档案、文电、传记、日记、回忆、时评、其他共八大类,从不同侧面反映起义全貌,是迄今为止研究萍浏醴起义最完整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