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
辛亥革命网 2011-04-21 00:00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尚明轩 查看:
主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9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一场划时代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它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直到今天还保持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这次“辛亥革命与21世纪中华民族振兴”的学术研讨会,经过学者们两天来的共同交流和切磋砒砺,就要结束了。我受大会委托,,把这次研讨会做一简要的总结。
一、研讨会概况
应邀出席这次研讨会的学者和有关人士共76人,分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河北、山东、陕西、山西、云南、宁夏、吉林、黑龙江和海南等17个省市,和香港、台湾、澳门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他们当中,既有享誉海内外的老专家,也有硕果累累的中年专家,又有初露头角、风华正茂的青年学者,可以说是汇集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学者。会议共收到各地民革组织的成员和各方面学者提供的论文(108篇,经过专家论文评审小组筛选后,人选的论文有32篇海外学者提供的论文有6篇。总共有38篇论文参加研讨。
在两天的大小会议中,先后有26位论文作者做了学术报告或重要发言。其中,在全体会议上有17人,在分组讨论会上有9人。大家通过宣讲和评论论文、分组讨论、提问和交谈,切磋学习,交流心得,相互了解到自己所不熟悉或新鲜的观点和材料,以及某些具体问题上彼此的分歧,达到了相互促进和提高的作用。不少论文就某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进行了新的阐述,或提供了新的材料,推进了有关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学术研究。
在整个会议期间,学者们不论会上或会下,自始至终洋溢着友好和谐的气氛,既有热烈的争论,又有认真的研讨和磋商。大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围绕着“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这一主题,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等等课题,结合新资料和新形势,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抒己见、相互切磋的深人探讨,所得出的结论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也是恰如其分的。同时,这次研讨会还研讨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社会主义思想、重农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有关历史人物、地区的辛亥革命事件等等课题。这是一次内容广泛、水平较高、成果显著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除了寄托我们大家对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敬之情外,对弘扬孙中山先生爱国思想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将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论文综述
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也就是说,希望学者们用更广阔的视野,把1911年发生的这场大革命放在20世纪的整个背景下,放在近100年中华民族振兴的发展过程中加以考察和研究。因为,不了解整个20世纪中华民族的振兴,很难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而不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也很难全面了解加世纪中华民族的振兴。
这次会议提供的论文和两天来的探讨,最突出的特点正是这样。学者们用大量的事实材料,在我们面前重新展现出这一主题所表现的复杂而又生动的历史图景。论文有不少是致力于以宽阔的历史眼光,来考察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思想,他的革命实践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特征,以及与中华民族振兴的关系。总览提交的论文,选题范围相当广泛,涉及方方面面,大部分的文章都能围绕主题,直接或间接地与主题相联系。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分为四大类:一是关于辛亥革命、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及祖国统一思想的专题,有13篇;二是研究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和中国现代化的主题,12篇;三是关于孙中山政治思想等的问题,有8篇;四是研究辛亥革命时期历史人物或地区的历史事件的专题,有5篇。这些论文,是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研究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学术新成果的一次展示,它们凝聚着学者们多少个日日夜夜辛勤劳动的心血和汗水。现简要的予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