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黄兴的合作

辛亥革命网 2014-10-08 15:4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立刚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一见面即开始携手合作,为实现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共同组建中国同盟会作出决定性贡献。1905年同盟会成立至1911年武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与黄兴都是辛亥革命的领袖,当时世人曾以孙黄并称。孙中山与黄兴之间的合作,是孙中山革命生涯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孙中山所从事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业大为有益。

  (一)

  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一见面即开始携手合作,为实现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共同组建中国同盟会作出决定性贡献,使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辛亥革命进入新阶段。

  1905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来到中国革命志士云集的日本,准备筹组新的革命大团体。他认为全国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时不我待。约在7月24日,孙中山一到东京就向日本老友宫崎寅藏打听东京中国留学生中有无杰出人物,宫崎推荐了黄兴,孙中山马上就要去看黄兴。宫崎回忆:“我止住他说:‘连口茶都不喝就要去,真够性急,而且你是他的前辈,还是我去将他带来见你好了。你就在这里喝点茶等着吧。’他不允许这样,说道:‘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前辈后辈之分,是我打听到他的消息,所以还是应该我前去拜访他。’”[1]

  其实,“1905年春夏之交,黄兴眼见赞成革命的同志与日俱增,田桐、白逾桓、但焘等革命积极分子,也聚集东京,感到建立革命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即与宋教仁等商议,‘意欲设立会党,以为革命之中坚。’当他去与程家柽计议时,程劝他稍缓时日,等待孙中山的到来,把这个组织的创建之名让给孙中山。原来,程家柽在几年前已结识孙中山,近日接到孙中山来信,告诉他将来日本。所以,当黄兴提议建立联合组织时,他就说:‘革命者阴谋也,事务其实,弗维其名。近得孙文自美洲来书,不久将游日本。孙文于革命名已大震,脚迹不能履中国一步,盍缓时日以俟其来,以设会之名奉之孙文,而吾辈得以归国,相机起义,事在必成。’黄兴接受了程家柽的建议,决定待孙中山到达后,再议建立联合革命组织。”[2]

  孙中山与黄兴,一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一个不计名利、重在务实,两人尚未见面,就有了合作的良好基础。

  孙中山与华兴会会长黄兴一见如故,在建立联合团体上取得共识。孙中山还积极跟许多革命分子会晤协商。7月28日,孙中山又到《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社与宋教仁、陈天华等华兴会骨干会晤,强调革命力量联络的重要性。29日,黄兴邀集在东京的华兴会成员讨论与孙中山合组革命大团体问题,大家意见不一,黄兴“则主形式上入孙逸仙会,而精神上仍存吾团体之说”,[3]观点折中,最终决定各人自愿。30日,孙中山邀约各省有志革命的留学生和旅日华侨共70余人举行中国同盟会筹备会,商定会名、纲领、誓词、入会仪式和推定会章起草员。黄兴和宋教仁、张继、程家柽等人筹备了8月13日下午的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孙中山大会,会上孙中山向广大留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声势空前。8月20日下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召开。

  孙中山与黄兴合作在实现革命大联合、成立同盟会上起到决定性作用。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初期加盟者主要是集结在日本的中国各省留学生。同盟会成立前夕,黄兴既是华兴会的领导人,也是最有号召力的留日学生领袖;而孙中山当时与东京留学生联系极少,与黄兴也是初次相识。在日本的革命小团体中华兴会成员较多,当时在东京的兴中会会员和光复会会员都是个别的。同盟会成立时,在东京的华兴会会员不但几乎全部加盟,而且许多人成了同盟会的骨干,日后华兴会再也没有作为小团体进行活动。据核查,7月30日前加入同盟会或参加筹备会的共计80人,其中属于孙中山的旧相识仅10人,还包括宫崎寅藏等三位日本友人。其余多是与黄兴一道加入过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和华兴会等爱国革命团体或受黄兴影响的留学生,单是两湖地区就占41人。[4]

  在同盟会组建过程中,孙中山大力进行倡导和宣传发动,提出会名、纲领、誓词,并起草与保管盟书等。黄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带头响应大联合,进行联络策划,是章程起草员之一,在会名、机关报方面提出重要意见并被采纳。

  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黄兴提议,“察同人之意,总理一席,属意孙公,可省手续,不必投票”。众人赞同。孙中山指定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庶务实居协理之职,总理不在,有全权主持。”[5]孙中山早在1894年即组建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国内外广泛宣传鼓动革命,联络会党,策划了广州、惠州两次起义,是世界上知名的革命家。黄兴留学日本时自1902年投身于爱国与革命活动,1904年创建了内地第一个革命小团体华兴会,在同盟会成立前的革命团体中实力最雄厚,又策划了长沙起义。由于彼此在革命活动中的威望、实力、资历和贡献,黄兴带头拥戴孙中山,孙中山重用黄兴。孙中山正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革命领袖,黄兴在仅次于孙中山的革命领袖地位也从此确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