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英雄传》与陕西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1-03-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马萌 查看:
【作者简介】马萌,现供职于陕西煤炭地质系统,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民革陕西韩城市金城支部副主委。生于1968年12月,陕西蒲城县荆姚镇宣化村人,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民革陕西省委会孙中山研究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世界汉诗协会会员,陕西省汉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韩城市汉文化研究会、司马迁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出版有作品集《丹心泪》、长篇历史小说《关中英雄传》、长篇乡土题材小说《黄土地挽歌》,有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协《文艺报》、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网、民革中央网站及《团结》杂志、凤凰网、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北京作家网、民革陕西省委会网站、《陕西工人报》等媒体刊物。另著有作品集《衙道堡杂录》、长篇小说《歌季的黄土地》(《勘探队的故事》),经济学专著《〈史记〉中的经济学解读》,文史资料《峥嵘岁月——陕西辛亥百年记忆》等。2010年4月,被中华汉语研究会、国际诗词协会、当代作家协会等单位授予“中华当代诗词最高创作奖”荣誉称号。
《关中英雄传》是我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所作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作品以史为据,以长篇章回体表现手法,展开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始于清末辛亥反正到民国初年靖国护法,终于二虎守长安,记事起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至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叙述了这一时期陕西关中地区三十年历史,再现了这一时期陕西关中地区的社会风貌与历史风云,精笔刻画了于右任、井勿幕、胡景翼、杨虎城、郭坚、李云龙(虎臣)半农、红线女、洛滨女侠杨玉梅等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上百个,英烈们不计功利、反满复汉、扶大厦于将倾、一心为天下苍生造福的高尚品德和美好情操。
一、《关中英雄传》以史实为依据,主轴是弘扬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不断进步的中山精神,为当年叱咤风云的陕西辛亥革命人物树碑立传。历史有它的真实性和过去性。历史小说的基础和前提是历史真实,包括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重要历史人物的真实和历史环境和氛围的真实。然而它的生命与一切小说一样是想象和虚构的,这主要指的是故事的细节。历史小说的使命,是复活历史的脚步,是复原人物的血肉,它依据既有史料和历史逻辑的想象和虚构,由骨骼而思血肉,由结局而推演过程,由化石而想象当年动植物的样子。
在创作前的准备工作中,作者搜集整理有关文史资料,大概有《清史稿》《陕西民国人物》等数十种,以司马迁《史记》的史学笔法和文学笔法为陕西辛亥革命先驱井勿幕、于右任、胡景翼、杨虎城、高又明、郭坚、李虎臣等历史人物立传,或单传,或合传,单传合传并用,以时间为推进,妙笔生花聚英雄,义胆薄天绘丹青。清代金圣叹品评,认为《水浒传》的体例类似《史记》缩创立的纪传体,金氏说,“《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逐段自成文字,亦有两三卷成一篇者,亦有五六句成一篇者”。他又认为“夫人必立传者,史记一定之例也”。在具体批注中,他指出第以回是“王进传”,第二十二回、三十一回是“武松传”,等等。《三国演义》中,某个“生人”出场时,作者常常暂时抛开正在叙述的故事,对此人的生平特点作个简洁的介绍,如毛宗岗在第一回总评中说“百忙中忽入刘、曹二人小传”,即指此回中插入了刘备、曹操的单传,只不过并非长篇大论罢了。至于《金萍梅》,张竹波所谓“《史记》有独传,有合传,却是分开做的;《金萍梅》却是一百回共成一传,而千百人总合一传,内部又断断续续,各人自有一传”的论断。
这些历史人物团结爱国、追求和平,以果敢的行动践行了中山精神。作品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数百个,不在乎他们做成了什么,而在于他们做了什么,整个作品以宏大叙事的方式,为众多英雄人物的一生或人生片断立传,重温了那短可歌可泣的历史,汇集了一系列撼人心魄的历史事件,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
二、《关中英雄传》对陕西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浓墨重彩,体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用文艺的形式再现历史是人类总结经验的重要形式之一。英雄人物是历史进程的主要推动者,其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文艺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作品以英雄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暗线,从反满抗清到旧三民主义,一直到后来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及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贯穿全书的脉络,使各章独立成故事,相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英雄人物们为了靖国难而前赴后继,不惜拋头颅洒热血的悲壮义举,重现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画面。作者以朝代的更替和时间的推移为主线来演绎故事,并不时截取历史生活的横断面,有个人、家族,也有国家、民族。正如张竹坡先生所说的:“《史记》中有年表,《金瓶》中也有时日。”张先生的话体现了司马迁的《史记》对后代小说创作的重大影响,小说创作要追求故事历历生动,不是死板一串铃,以引人入胜为目的。作品中重大历史事件如清末辛亥西安起义、蒲案风暴、靖国风云、白狼入陕、屈武血溅总统府、豫陕之战、二虎守长安等,其事件的演绎推进符合历史事实,文笔与史笔交相使用,不乏合理悬想,不瞒褒贬倾向,具有文史兼顾特色的写人叙事手法,这部作品从本质上讲具有历史真实性。
辛亥西安起义是清末陕西地区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和南方的武昌起义一样,敲响了满清腐朽统治覆没的丧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历史意义重大,当时就有“南有武昌暴动,北有西安起义”的说法。而在看到手头这部厚重的作品之前,以文学艺术的手法表现以哥老会为核心领导力量的西安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却是廖若晨星,人们因有顾忌而很少去涉猎它。我却经过走访当年英雄人物的后人和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对这一事件作了浓笔重彩的描述,《英雄传》从第十回至二十五回叙述了西安起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以及后来满清反动势力对陕西民主革命绞杀的东路西路战役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