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英雄传》与陕西辛亥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1-03-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马萌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陕西是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北方最早的省份,革命波及甘肃、河南,影响至于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地位。马萌

  三、《关中英雄传》具有尚奇意识,刻画了众多“武侠”形象。我从奇貌、奇事、奇言等方面来刻画英雄人物,使得这些英雄们来自于凡人而不同于凡人。我曾经长期研究司马迁与《史记》,学习了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尚奇意识,并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而在文学史上,太史公的尚奇意识几乎成了后世叙事文学的创作主体或隐或显的一种自觉追求。如《三国演义》里面描写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奇特外貌,“与乡里小儿戏于树下”的非常言行,曹操少时诈“中风”以诬陷其叔父等情节。读者在欣赏叙事作品时,,是特别注重情节的传奇性的。《英雄传》特别注重刻画于右任、井勿幕、胡景翼、杨虎城、郭坚等历史人物的传奇色彩,以迎合读者尚奇的阅读期待。作品里的井家、胡家通过自身经商成功,成为远近闻名的“亮财主”,也是奇特的闪光点,同时也在作品中得到展现。

  注重出色的创作叙事,历史真实与民间传说并重,写实与艺术虚实并重。写人要写出人的个性特色,人的七情六欲,人在特定环境下的人之常情再现,学习《史记》中太史公的笔法,突出英雄人物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入场要做到形神兼备,表现出他们不同寻常的性格和个性魅力,用心去打造自己的作品。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在生活中有原型,有许多为真人真名真事,如三原于右任,富平胡景翼,蒲城的井勿幕、杨虎城,阎良武屯人李云龙(虎臣)等等,以及怪侠郭坚、奇人康老六(振邦)等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撷取他们的光辉一生或者精彩的人生片断,大多为在关中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如关中怪杰郭坚在大荔羌白被陈树藩部所围时,向曹世英(俊夫)求救的怪信:“陈贼打我,你贼不管;我贼若死,你贼不远。”在蒲城县志、渭南市志这些地方史志中均有郭坚本人和这一精彩故事的记载,此外,还有“兴市镇空城退敌”等故事,脍炙人口,久传不衰。像这样精彩的故事不少,在小说中以文学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力求生动,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英雄传》中的武侠大概有“白衣少侠”井勿幕,“小岳飞”胡中山(胡景翼),“及时雨”宋向辰,“关中怪侠”郭坚,“赛张飞”张义安,红线女,“洛滨女侠”杨玉梅,“烟杆子”李子高,“追风掌”姜保,关中四杰等等。马萌早年曾经受过“高家拳”传人的熏陶,他熟悉武术散打套路,善于描写武打场面,书中大大小小的武打场面各具特色,并无重复,显示出生动的创造能力。武侠故事穿插于全书中,情节紧凑,富有张力,险象环生,高潮迭起。

  四、《关中英雄传》注重社会底层叙事,刻画了众多“刀客”和社会下层人物形象。作品在追述历史的同时,刻画了在社会底层痛苦煎熬、生计难以为继的小人物,如衙道堡村民马德清﹑马登科马登举父子,他们是中国北方农民的典型代表,勤俭持家而又心地善良,大灾之年倾其所有赈济灾民,在其身上折射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作品也描写了杨大等小人物,似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有精神胜利法的思想,哀其可怜怒其不争。

  刀客是关中地区下层人民中的一种侠义组织。其成员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关山镇今属阎良区)制造的“关山刀子”,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制形特别,极为锋利,故群众称之为刀客。刀客约产生于清咸丰初年,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严密的纪律,有一个类似首领的人物,大家都称之为某某哥,在他以下的人都是兄弟,围绕首领活动。刀客分散为各个大小不同的集团,划地自封,分布的地区,以潼关以西、西安以东沿渭河两岸较多,渭北则更多。刀客有反抗统治阶级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辛亥革命时,刀客曾经参加;辛亥革命以后,刀客逐渐销声匿迹。

  辛亥革命后,大批的刀客参加革命,走向历史舞台,侠肝义胆,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二虎守长安”中的“二虎”李虎臣、杨虎城,是辛亥革命以后陕西军界的风云人物。早年,他们都是刀客。辛亥革命爆发后,李虎臣跑到西安投奔了“革命军”,但军队内不良作风及革命后一切并没有丝毫改变引起了他的不满,李虎臣带了一杆快枪,骑了一匹快马回到阎良,交结张风鸣、南成祥、张明轩、丁增华等一批绿林义士,组成“渭北刀客”,独树旗帜,杀官兵替天行道,打财主杀富济贫。

  1912年9月,渭北刀客在官道刘村伏击了一队官兵,缴获许多枪支弹药。从此发展越来越大,“渭北刀客”在李虎臣的带领下变为在当时陕西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清末陕西革命的关键人物之一胡景翼,喜侠好义,好结交刀客。胡景翼,陕西富平人,早年留学日本,同盟会成员。在借鉴当时南方革命党人联络会党发动武装起义的经验后,胡景翼认为应当争取陕西的会党和刀客参加革命。在多方努力后,胡景翼结交了当时许多有名的刀客,如“飞龙”、“黑脊背”王守身等,向他们宣传同盟会的主张,讲解革命的道理,把他们引上革命的道路。后来这些人大都在反清起义中参加了起义队伍,成为起义军的骨干力量,胡景翼在药王山起义时所编的三个营里,营长都是刀客。后来不少刀客成为革命军的首领,其中严孝全、马正德都为革命壮烈牺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