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使团对清末上海社情的观察(3)

辛亥革命网 2018-09-17 09:20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冯天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本文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据,从日本幕府使团的独特视角,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上海难民如潮鸦片泛滥、洋教传播等方面的真实情景作了详细考

  峰、顾对话,有几点具备经济史价值。其一,上海因水路交通方便,可从周边产稻区源源运来粮米;其二,洋商已介入粮食贩运;其三,日本米质好,已为上海人所知,但日本的国策是大米不出口,以防日本国内米价升腾,引起饥荒7(P19

  峰洁对上海难民的痛苦深怀同情,又向中国士人管庆木某询问清朝政府的救治之策——

  问曰:申江中多少难民,今此梅雨中,蓬漏舟湿,实千苦万艰,若留于此经三月之外,则人皆将病。且上海市上籼米腾涌,将以何生活?且官府有意于救之而不能乎?抑实无救之意乎?庆木某曰:难民到此,官府设有难民厂,酌给米石,其有不虑进厂者,听其自谋生计。今江中所泊之船,皆是别处逃来自谋生计,不愿入厂者也5(P32

  当时上海城内外,饥民遍野,树皮草根也被剖掘殆尽,怎么可能有难民不愿意进官府开办的粥厂取食呢?管庆木某的言论显然是一种替官府遮丑的开脱之词,峰洁并不相信,故批曰“此语可疑”。

  难民面对饥饿、瘟疫、兵锋等威胁,当然设法自救,有的人便想逃亡国外。纳富介次郎接待过试图出走日本的中国士人——

  上海本是俗地,搞文学艺术的人并不多,有时到我们旅馆来显露风雅的都是难民。其中有一秀才,他唉叹清朝的衰败,景仰我国,对我说,现在有不少难民去了贵国的长崎,古时也有这样的事,知贵国本是仁义之邦,而且与我国唇齿相依。若诸位可怜我辈,救我们出苦难深渊,召为民,便能长期得到恩泽,得以安居。6(P26

  中国人移居日本,古来即有,近如明末清初陈元斌贝、朱舜水便是移民日本的著名者,且对日本文化有大贡献。求见纳富的士人所称“古时也有这样的事”,约指上述。纳富颇同情这些人,以为接纳为日本国民,以量材使用,“他们就不会因战乱而饿死,也有益于国家6(P26。这当然只是作为下层武士的纳富个人的善意,当时江户幕府的国策是不允许中国人移居日本的。

  二、鸦片泛滥

  “鸦片”是英文Opium的音译,亦译作“阿片”。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而成,主要成分为吗啡,有镇痛、止泻等作用,吸食易中毒、成瘾8。唐代即有阿拉伯商人将罂粟输入作药用,17世纪吸食鸦片的方法从南洋传入中国。清朝雍正间开始禁吸鸦片,1796年(嘉庆元年)严禁鸦片输入,鸦片贸易成为非法走私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73年和1797年先后取得鸦片专卖和制造特权,并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1838年(道光十八年)输往中国鸦片4570箱,烟毒漫延南北,并引起白银外流,银价飞涨。中国对外贸易由先前的出超变为大规模入超。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没有鸦片条款,实际是默许鸦片免税输入形成公开走私局面。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于1858年(咸丰八年)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准许外商在通商口销售鸦片,以“洋药”名目缴税,两江总督何桂清亦于当年倡言弛禁之利(《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31),从此鸦片贸易合法化。

  作为通商五口之一的上海,是鸦片贸易的重要口岸。英国驻上海第二任领事阿礼国(1809一1897),在就任第二年(1847年)呈递的一份报告中,把鸦片走私纳入上海贸易之中。当时鸦片走私不是在租界内进行,而是在停泊于吴淞口的趸船上进行的3。在上海进出口贸易额中,鸦片所占比重超过一半,1847年达63%,1849年更高达71%。鸦片贸易在1858年以后,因有条约保障而规模更大,诚如王韬在谈及上海贸易的感想时沉,痛指出:“其片芥(指鸦片——引者)一物累箱捆载而来者,皆毒痈中原吸膏敲髓也,民生凋敝财力耗蠹此其一端。”(《瀛土需杂志》)

  上海既是鸦片贸易中心,也是巨大的鸦片消费市场,时称”上海烟馆,甲于天下”(葛元煦《沪游杂记》)。“租界中大小烟馆,数以千计”(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官民吸食鸦片相当普遍。1862年夏季访沪的日本使节团对当地烟毒泛滥的情状有真切观察。这也触发了藩士们考察鸦片战争史的兴趣。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消息,由《鸦片传闻书》播散于日本。其资料来源是“清商、兰客”(清朝商人和荷兰客商)。《传闻书》逐年逐月记述始自300年前中国输入鸦片,以及清政府一再禁止鸦片贩卖,林则徐到广东上任,厉行禁烟,其后发生战争和外交交涉、议和签约等情节。后来又有《夷匪犯境录》等记述鸦片战争始末的汉籍传入日本,并出现日本人写作的《鸦片始末》等书。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消息对幕末日本震动甚大,实启其开国先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消息,再次促使开国之初的幕府加紧开放步伐,而具有“尊王攘夷”倾向的下层武士则对西力东渐导致的民族危机忧患更深。访沪的藩士注意于鸦片战争史的考察,便与此种情怀相关,其中以高杉晋作最为突出,他曾多方探查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

  高杉记录的一段与中国人的笔语如下——

  高杉:英夷鸦片以来战争之事,书为史册者有否?

  中国士人:无。阿片通中国,始于乾隆,盛于道光,鸿胪寺黄爵滋奏禁此物,英夷遂滋事。道光二十二年提督陈忠愍公化成死之后,遂解禁。

  高杉:贵邦近世之人,钦慕陈化成、林则徐等之为人者多否?

  中国士人:二公名望,非特本地钦慕,四夷多想望风采,实为吾朝名臣。

  高杉:弟亦尝慕其为人。(《游清五录·外情探索录卷之贰》)

  高杉求索鸦片战争史册,探询林则徐、陈化成等禁烟、抗击英国侵略的中国民族英雄的事迹,并表露自己对林、陈二位的钦敬。高杉一次逛书店,店主问:现有《佩文韵府》贰部,请问,要否?高杉答曰:

  《佩文韵府》等于我无要,有陈忠愍公(陈化成讠益“忠愍”——引者)、林文忠公(林则徐讠益”“文忠”——引者)两名将之著书,则我虽千金要求之矣。(同上)

  有较深汉学功底的高杉当然懂得,作为分韵编排的辞书《佩文韵府》有很高学术价值,但他此时最急迫求索的,是挽救民族危机的谋略,林则徐、陈化成的思想言行自然为他所渴慕,清朝应对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也为其所关注。此类图书,高杉不计价格,一概购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