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辛亥革命网 2011-04-22 00:00 来源:历史研究 作者:严昌洪 彭南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8月20∃2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和赤壁市举行。来自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
 

  由中国社会史学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和近代史所等20余家单位发起、华中师范大学承办、赤壁市人民政府协办的中国社会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8月20∃2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和赤壁市举行。来自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共90余位学者出席了这次学界盛会,向会议提交了80余篇论文。大会围绕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对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的历史变迁、区域社会发展及其他相关问题宽范围、广领域、多角度地进行了探讨。下面就这次会议讨论中相对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一定的社会结构必然建构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即经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具体体现。有鉴于此,这次会议将研讨主题定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希望能将社会史与经济史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不少论文围绕这一主题,对若干地区或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迁进行了论述。

  香港中文大学叶汉明以抗战前山东潍县纱布商为例,揭示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成长与滞化”现象。作者认为,潍县土布业的兴起的确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成长,也令社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商业资本和地方商人力量的强化即为相关现象。但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潍县商业资本的成长对地方现代化的裨益有限,未能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造就条件。潍县的商业资本即使在其黄金时期也只能促进地方经济的成长,而未能引发生产方式的质变和生产力的提升,这种现象可称为“发展的滞化”。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的文章截取民国时期的1912-1937年为研究时段,以粮食的生产与流通为核心,从灾害与社会互动的关系入手,对近代中国的农业危机进行了新的探索。作者论述了粮食生产与流通中的∀灾害型市场危机#现象,即灾害型生产不足与生产相对过剩现象,认为生产不足是灾害型市场危机的根源,相对过剩只是由生产不足危机在特定条件下派生出来的一种危机形式,它的形成又放大了生产不足危机的恶效应。“灾害型市场危机”借助于某些社会因素如人口流动机制、赋税转嫁机制、恐灾心理及由此导致的非理性应急避灾行为,和相对发达的市场网络这个“看不见的手”,在地域上急剧扩散,辐射危机所造成的风险。上述两位学者提出的“发展的滞化”及“灾害型市场危机”尽管在表述上准确与否还值得推敲,但都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广度和深度。

  几位学者从不同角度集中分析了近代武汉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徐凯希考察了近代汉口的棉花市场,认为汉口棉花贸易的畸形发展,不仅成为鄂棉商品化的强劲因素,同时也对汉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武汉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张笃勤以雇工为例探讨了晚清武汉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随着武汉的开埠及湖北“新政”的实行,劳动力来源扩大,人数增加,新的职业群体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旧的劳动雇佣制度如学徒制、把头制、包工制等仍普遍存在;这些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武汉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江汉大学李卫东从地理环境和市政建设、社会教育和文化、社会群体与组织等角度论述了晚清武汉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进行了量化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高速增长,而且更深刻地体现在经济结构的变化上。与此相应,社会变迁的步伐加快,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从业人数的增加,从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进展的加速,农村社会的分解,社会利益集团的形成,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壮大,社会组织结构的创新等等。澳门大学何广中分析了80年代以来澳门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姜涛提交的论文分析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几个问题。对于中国近代是否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作者认为这样的表述具有丰富内涵,它所描述的是一个变动中的对象体系的多元的不确定性发展,因而也是富有生命力的。近代中国在结构上的最显著变化,体现为政权、政区和城市结构体系的由一元向二元乃至多元的变动,其中城市体系的变动是更为本质的变动。社会经济结构系统主要体现为城乡社会各阶层的变化,其中最能从根本上反映社会变革的是学校教育和近代知识分子的形成。作者还分析了近代社会结构的宏观稳定性与结构性回归问题。认为所谓稳定性体现在“人满东南”、即人口高度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域的态势没有变,“三民居一,而五归农”的城乡结构的比重没有变,乡村社会的阶级没有变。1949年以后的中国与近代以前的传统时代相比,确实有着若干结构层次上的回归。作者的研究既有助于我们在整体上以新的视野认识中国近代社会,也有很强的现实启迪性。四川大学谢放的论文考察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中的若干互动关系,如社会与思想的互动、变迁与持续的互动、城市与乡村的互动、沿海与内地的互动等。作者对社会变迁的互动研究对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揭示复杂多变的中国近代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