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禁烟研究中的几个问题(4)
辛亥革命网 2011-05-09 00:00 来源:江海学刊 作者:萧致治 查看:
英国作为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强国,随着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扩展市场,以求解决产品的销路。鸦片战争前,英国是当时唯一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棉纺织是英国工业的一个主要部门。棉织品的出口占了英国出口总值的一半。1781年,英国用于纺织的棉花只有500万磅,1840年,增加到45890万磅,60年间增长92倍。纺织品的出口,1780年只值35.5万镑,1835~1840年,平均每年出口值达2400万镑,等于1780年的67倍多。1740年,英国产铁只117万吨,到了1838年,增到13417万吨。不到100年,铁产量增加了78倍。工业品的急剧增加,旧日的市场已无法容纳,开辟新市场,为增加产品找到销路,成为迫不及待的任务。特别是1836年,英国继1825年经济危机之后,发生了第二次更严重的经济危机,萧条时间延续到1841年。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宪章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困境,国内各地商会不断向政府上书请愿,要求开辟中国市场。早在1820年,曼彻斯特商会筹委会刚刚成立,即向国会请愿,声言“好望角以东各国,尤其是中国,如果能够取消地球上这个富裕而人口众多的部分与我国通商的限制,对于我们曼彻斯特地区的棉纺织业来说,将会成为重要的市场”【34】。1836年,利物浦商会又上书首相迈尔本,强调对华贸易事关600万镑资本,9万吨航运,400万~500万镑的税收,提请特别注意。1839年,他们再次致函巴麦尊,敦促立刻采取行动,“为将来对华贸易之永久性安全基础而筹划对策”【35】。与此同时,曼彻斯特与对华贸易有关的制造家和商人39家联合致函巴麦尊,要求“对中国采取强有力的对策”。里兹市的银行家、商人和制造业主72家也致函巴麦尊,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现在利益,并为将来建立较为巩固的、较为永久的通商关系。【36】鸦片战争正是英国政府适应他们的要求和需要,以及转移国内人民斗争视线而发动的。
当然,除了满足工商资产阶级开辟市场的要求外,维护鸦片贸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中英矛盾来考察,鸦片贸易实为斗争的焦点,因为它与英国各方面均有密切关系。鸦片贩子无不在贩卖鸦片中发了横财。鸦片贩子泰勒早在1818年就说过,“鸦片同金子一样,任何时候我都能卖掉”【37】。大鸦片贩子查顿原是一名外科医生,1819年开始经营鸦片,到1839年初离华,已经拥有100万英镑的财富。【38】他曾透露,贩卖鸦片的毛利每箱高达1000元。东印度公司掌握着鸦片制造和专卖权,从中获取的垄断利润高得惊人,利润常为成本的八九倍。它在1800年从卖鸦片中获得的净利为23710722万卢比,1838年增加到3000万卢比,约合1500万银元。鸦片税收是英属印度政府的重要财源。1822年,英印政府岁入为141613277镑,其中鸦片税是14913554镑,占10%以上。英国政府则间接从茶叶贸易中大获其利。茶叶从18世纪起就成为英国各阶层普遍喜爱的饮料。
中国每年向英国出口茶叶约150万担,占对英出口总值的85%以上。英国政府常按100%征税,茶叶税收常占英国税收总额的十分之一。1830~1837年,英国输入茶叶275592770磅,征税29066115镑,每年平均征税363万多镑,约合1815万银元。而英国购买茶叶的资金,主要是从鸦片收入中汇拨。同样,英国工商资产阶级也从中大获利益。由于鸦片畅销中国“使印度对英国制造,品的消费量增加了十倍”【39】。正因大利所在,所以利令智昏,就不顾一切要为维护鸦片贸易而不惜发动战争了。
值得注意的是,鸦片战争并非一次突发事件,而是经过长期策划、蓄谋已久的战争。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先是指望通过外交手段达到目的。为此,1787、1793、1816年曾经三次派遣使团来华,提出许多侵略要求,但都未达目的。自后他们意识到,依靠外交手段难于打开中国大门。于是一方面大造战争舆论,同时着手战争准备。1829年,英国侵华利益集团代言人柏金汉鼓吹:“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40】1830年,在广州的英商大卫荪在接受下议院调查时说:“除非事先经过小心劝诱,或用有力的交涉强迫中国政府和别的国家建立友好合理的关系,那么在中英之间迟早会有一场战争。”【41】1832年辞去东印度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的马奇班克斯说:“英国的海军司令是最好的大使。何以见得呢?因为海军司令在几小时就可以收到外交官用几周、几个月才能得到的效果。纳尔逊先生的这句话正确而且一针见血。只有他推崇的外交,才会在中国及其周围国家成功。”【42】在广州从事自由贸易同样鼓吹用武力迫使中国屈服。1833年出版的《中国丛报》发表了一篇《对中国的自由贸易》的文章说:“到现在为止,产生效果的唯一手段是我们军舰的行动。被任命的官吏,为战争之备,应该伴以必要的武力。”【43】这些言论表明,英国侵略者早在战前多年,已经在大力鼓动战争了。
英国侵略者为了打开中国大门,除了舆论上大力鼓动外,准备动武的行动多年前也已着手。如所周知,早在1832年,胡夏米就对中国沿海作了长达半年的侦察勘测。这是策动战争的一个重要步骤。1835年7月24日,胡夏米根据这次勘测致函外交大臣巴麦尊,鼓吹直接使用武力,力言“采取恰当的策略,配以有力的行动,只要一支小的海军舰队,就万事皆足了”。在这封信里,他提出的武力侵华方案,从武力配备、作战方略到发动时机,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44】1837年1月23日,义律又致函巴麦尊,认为靠和平交涉,“是没有得到一点好处的希望的”,建议在小笠原群岛建立一支小型的海军基地,“常常地、每隔短短的时间,就把舰队开到……中国沿海去”,以武力威胁迫使中国开放【45】。由此可知,早在林则徐禁烟前,他们已在积极策划对华使用武力,即便没有林则徐禁烟,中英之间的战争迟早是要爆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