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的力作文图并茂之佳品——夏剑钦著《(3)
辛亥革命网 2011-05-09 00:00 来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萧致治 查看:
最后,文图并茂也是本书重要的特色。作者由于对魏源著作在编辑《魏源全集》时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而且对百多年来学者对魏氏的研究也很熟悉,因此写起来纵横捭阖,得心应手,文字通畅,前后呼应,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特别是书中相应附了一些他亲自拍摄到或收集到的,反映那个时代与魏源本人的一些珍贵图片,尤其增加了不少真实感。比如在考证《诗古微》究竟是20卷还是22卷时,在旁边插上复旦大学藏《诗古微》所附魏源识语真迹的图片,使人清楚看到魏源亲笔把“凡得出二十有二卷”中的“有二”两字圈去的墨迹,自然足以有力证明作者论断的绝对正确性。
自然,人无完人,著作也不可能毫无瑕疵。本书也不例外。作者由于是研究中文的,对历史知识稍有欠缺,因此在书中有一些错误或不妥之处。比如书中两次提到琦善“擅自与英方议订《穿鼻草约》”(见该书第127、137页),此事学者已经过反复考辨,证明并非事实,纯为义律一手编造。琦善虽在致义律照会中同意赔款,答应“代为奏恳”,允予英人“寄泊之所”,但两人并未谋面,哪来《草约》的签订,再如第265页说,“咸丰四年(1854),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等要求”的提法也欠准确。1854年,英、美、法要求“修约”,乃是曲解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的条文,提出“修约”的要求,并非“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等要求”。又如该传第211页提出,1850年11月,林则徐“是奉咸丰帝之诏赴广西镇压刚起事于桂平县金田村的拜上帝会而中途病死的。”提法也与实情不符。一是当时广西天地会在各处发动起义,引起全省骚动;二是当时拜上帝会虽发布了“团营”命令,却尚未正式起义。刚继位的咸丰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主要是由于“广西各属盗匪充斥”,要他赶赴广西,“会同郑祖琛、向荣……悉心剿抚”。(《林则徐全集》第4册,第545页),并非“赴广西镇压刚起事于桂平金田村的拜上帝会”。而且近年有人考证,“拜上帝会”也是一个子虚乌有的组织。洪秀全倡导拜上帝是实,是否有“拜上帝会”这个名称,尚待进一步考证。最后,关于魏源后裔的交代也不全面,问题是注重男系,忽略女系。据查,魏耆这一支,至今可能已没有男性后裔。但是,魏源之女魏秀均,嫁给郴州陈善圻,育有4男10女,其后裔则大有人在。而今提倡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旧的“重男轻女”的传统应该改变。
以上这些只是小毛病,提出来仅供将来再版修订参考。总观全书,瑕不掩瑜,主流是很好的,应该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