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庚子惠州起义的性质和特点(3)

辛亥革命网 2011-06-08 00:00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作者:周兴梁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00年10月6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广东惠州三洲田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辛亥革命运动准备阶段真正举行的有鲜明特色的第一次起义。孙中

  惠州起义前,孙中山曾有粤、湘、鄂同时大举的起义计划,一度对广东的三合会和长江流域的哥老会都进行过联络工作。1899年冬,兴中会、湘鄂哥老会和广东三合会的首领曾在香港举行重要会议,议决成立兴汉会,公推孙中山为总会长。后来,长江流域的哥老会被康有为收买为自立军的主力,粤、湘、鄂同时大举之计划无由实现。孙发动惠州起义所依靠的主力军,就只有广东惠州与嘉应州一带的三合会,及新安县的绿林。兴中会将起义地点选在惠州三洲田,固然有该地与香港的新界接壤,便于兴中总会的人员联络与物资接济方面的考虑,但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会党方面的原因:(一)该地及其东南毗连的海丰,“皆系会党出没之处”,(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2页。)且新安县的绿林首领黄耀庭等部已接受兴中会的领导;(二)起义的总指挥郑士良既是惠州的客家人,又是本地三合会的首领,在当地的三合会员和客家人中有号召力;(三)该地在两县交界、地处偏别和山深林密的地势,有利于会党隐蔽与聚集力量。

  为保证分散的三合会员能组织起来统一行动,郑士良在起义前特地把“三合会领袖中最得人望”的好友黄福,从南洋婆罗洲请了回来;“说也奇怪,他一回来,各处党号的草鞋都会围集拢来,只要黄福发一个命令,真是如响斯应,无不唯唯照办的”。(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7页。)由于起义的头领和群众大多是三合会员,所以联络发动的办法也是采用会党传统用的手法。两广总督德寿在起义后向清廷奏称:“奴才伏查逆首孙汶以漏网余凶……乃敢潜回香港,勾结惠州会匪,潜谋不轨”,“旗帜伪书大秦国及日月等悖逆字样。各匪头缠红巾,身穿白布镶红号褂”。(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2-243页。)这表明参加惠州起义的不少会党首领及会众的认识水平,尚与孙中山所设定的奋斗目标有较大的差距。这次由革命党组织发动的起义还保留有颇浓的会党气氛。

  然而需着重指出的是,尽管这次起义还有较浓的会党味,但它同以往的旧式会党起事相比较,毕竟有了明显的区别。首先应当看到,由于近代广东具有风气之先的优越地理位置,一部分会党首领在与海外联系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受到过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具有较为鲜明的民主革命思想,如郑士良等就曾受过西式教育,认识到“非有新思想的人不能成大事”。(注:广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编:《孙中山史料专辑》,1979年广州版,第321页。)兴中会员进行的宣传工作,也促使参加这次起义的部分会党成员产生了一些民主革命意识。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组织发动了起义,而且还取得了起义的领导地位。他们在组织起义的过程中引导广大会党群众把自己的斗争,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合在一起。粤督德寿曾对此惊呼:“逆党主谋,意图大举”,“军火购自外洋,煽诱遍及各属,竖旗叛逆”,“实非寻常土匪可比”。(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2-243页。)有的起义者在给香港报纸的信中,宣称自己是“大政治家、大会党……我等在家在外之华人,俱欲发誓驱除满洲政府,独立民权政权……我等不恤流血,因天命所在,凡有国政大变必须以贵重之代价博取之”;(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2-243页。)起义军的军令所出及一切举措,“悉以西法为准绳”。(注:参见上海《万国公报》卷145,总第19939页。)他们军纪严明,“沿途秋毫无犯”,从未有屠戮妇稚、焚毁乡村等事发生,其粮饷等取于乡民,均照时价给钱,“村民多燃爆竹欢迎,或以酒食慰劳,大有箪食壶浆之概”。(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8页。)由于广大乡民纷纷前来参加起义,起义军很快由最初的600多人壮大到2万余人。以上事实证明,兴中会依靠会党为主力发动的庚子惠州起义,已具有民主革命的内容,它摆脱了传统的“反清复明”口号和自发暴动的原始状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实现民主共和国理想而组织进行的一次武装起义。

  惠州起义的史实告诉我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十分注重武装斗争。他们在从事革命之始就联络发动会党力量来举行武装起义,并力图将旧式会党的反清斗争引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轨道。他们选择利用会党这个现成的组织来作为武装起义的冲击力量,是由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的需要,及其本身的阶级特性所决定的。这种做法是必要的和无可非议的。会党在惠州起义乃至以后的多次起义中,虽然暴露出其散漫落后的一面,但其所起的积极作用还是主要的。他们不仅充当了革命派历次武装起义冲锋陷阵的主力军,而且还联络、影响和带动了一部分农民及其他下层群众,起来响应与投身民主革命斗争,从而促进了辛亥革命运动的不断高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