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首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3)
辛亥革命网 2012-08-18 00:00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作者:季卫斌 查看:
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辛亥首义精神的一脉相承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社会各界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诞辰百年,作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武汉市,积极宣扬辛亥首义精神,推动武汉跨越式发展。武汉市还提出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对辛亥首义精神的一脉相承,而且是在长期的改革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发展经验。精神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专题研讨会,各位专家都强调文化立市,注重用文化的力量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在《辛亥首义与武汉城市精神》这篇文章中论述了城市精神对于一个城市的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城市精神要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实质,“城市精神既是一种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又是一个城市的自我期许。”[16]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正是从辛亥首义精神之中提炼与概括得出的,即使对历史精神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同时彰显了勇当时代先锋的毅力与魄力。这一精神的表达既简洁朴实又生动恰当,准确表现出武汉敢于创新、敢于超越的发展气魄,用精神引领城市发展,激励武汉人民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社会和谐发展。
(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体现出武汉市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地区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前进的不懈动力,唯有创新才能推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善。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历史上的武汉积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一直走在时代发展前列。自1980年代以来,武汉未能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被沿海地区抛在了身后。但在近年来,武汉市政府抓住党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决策的机遇,大刀阔斧改革创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2011年,在15个副省级城市[17]中,武汉生产总值排名第五位。[18]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武汉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体现出以人为本和民本思想。“敢为人先”首先要注重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密切联系群众,坚持靠人民发展,为人民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武汉市委市政府与人民同心同德,人民群众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推动社会各方面不断发展;党和政府也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民生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城市为民而建、为民而兴,努力使广大市民共享发展成果。”[19]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和谐发展。
(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改革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鼓励大家要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毅力,这与“敢为人先”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如出一辙;“三个代表”思想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与“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所表达的用先进精神文化引导城市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谋而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科学的观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这也与武汉市“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相呼应,体现出用时代精神引领城市新一轮的改革发展。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敢为天下先”为重要内涵的辛亥首义精神时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不断奋进,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继承发扬辛亥革命精神,用精神文化的力量推动科学发展。[20]
三、文化强国:辛亥首义精神的传承发扬
“目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历史大变革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民族冲突和文明冲突日趋尖锐,民族精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弘扬、培育和发展新时期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1]我们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从长远的利益角度出发,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