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北伐 武昌城下——纪念国共并肩北伐八十八周年(6)

辛亥革命网 2016-01-18 16:0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查看:

八十八年前,国共两党,大智大勇有担当,并肩携手,血战湘鄂,攻克武昌,成就了国民革命前所未有的辉煌。


  (八)

  鄂渚[11]获重光,豫亿双十节。

  清晨乌鹊噪,战声尤激烈。

  儿子起窥门,党旗见明灭。

  奔告喜欲狂,身轻屐齿折[12]。

  开门看貔貅,来往尽驰突。

  军中忽大叫,已得贼刘铁。刘玉春[13]字铁山,时人呼为“刘铁”。

  市人继欢呼,万掌鼓不绝。

  桓桓陈将军[14],言像与众阅。陈将军,谓卫戍司令陈铭枢先生。

  饥躯神忽旺,忘食自怡悦。

  亭午长男至,亲友复环列。长男,佩源。

  仰天庆余生,不暇书咄咄。

  这八首诗的意思比较好懂,为了使有的青年朋友更加方便地诵读和理解,我翻检了一点资料,略作注释。谬误之处,敬请网友批评指正。

  [1]“丙寅阳九月一日”。即1926年9月1日,正是这天,北伐大军兵临武昌城下。(民国年间,“阴年阳日月”的记时方法比较常见,如果中间不加个“阳”字,有可能引起歧义。)

  [2]“不龟手之药”(“龟”音jūn ,同“皲”)。这是《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宋国有个人善于制造不龟裂手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这种药,愿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宋人聚合全家商议,“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获百金,卖了吧!”客人得到药方,便去游说吴王。这时越国犯难,吴王派这人带兵,冬天和越人水战,大败越人,于是吴王割地封赏了他。同是一纸能不龟裂手脚的药方,有人因此得到巨大的封赏,有人却只是天寒漂洗衣物时用一用,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啊。

  [3]“冰泮”。“泮”,同“冸[pàn]”,融解。“冰泮”,冰冻融解,也比喻涣散、消失。[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太尉帅师,甫下荥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冸。”

  [4]“樊军”。河南樊钟秀的“建国军”。樊钟秀原系豫西土匪,后服膺中山先生,接受革命洗礼,被委为建国豫军总司令。此时樊率部在豫策应北伐军,后曾试图截断平汉铁路,捕获吴佩孚,未果。

  [5]“又闻故乡士,首战勋名爤”。“故乡士”,湖北的北伐军将士。1926年6月26日,带领着湖北的一支部队“在湘流落将近十年”(万耀煌语)的夏斗寅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鄂军第一师师长,率部从湖南一路向北杀来,在武汉上游渡过长江,于九月七日占领了汉阳,随后又占领了汉口。而此时武昌的攻城之战,刚开打不久。

   “夏斗寅(1885—1951) 字灵炳,湖北麻城人。幼入私塾,因家贫辍学,至县城卫队营当兵,旋考入湖北武普通中学堂。毕业后投湖北新军第八镇三十一标三营当兵,后充正目。受革命思潮影响,1906年加入共进会。武昌起义时,与段海山等率部进城,参与攻打湖广总督署。历任湖北军政府各部总稽查处稽查员、民军第一混成协营长、第六混成旅长兼北伐左翼军督战官,曾参加汉口刘家庙、滠口诸战役。1913年因部队裁编退役还乡。后投山西大同镇守使孔庚部,任排长、连长。孔去职,夏亦回鄂,由蒋作宾、李书城等荐于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石星川部任职。护法运动兴起,策动石星川、黎天才宣布荆沙独立,任新兵训练总督。失败后退入湖南,为湘西防务督办李书城收编,任第二团团长。1920年,夏团扩编,自任鄂军司令,进兵长沙,隶湘督军赵恒惕。次年改编为湖北自治军,随湘军援鄂驱逐督军王占元。1926年赴粤,任国民革命军鄂军第一师师长,不久,改任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参加北伐,攻占武汉。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通电背叛武汉革命政府,并率部突袭纸坊一线,为叶挺独立师击败,溃逃安徽,被蒋介石擢为新编第十师师长。1929年后历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整理委员会委员、武汉警备司令、二十一路军总指挥、陆军十三军军长等职。1932年卸军职,专任湖北省政府主席。1934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任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营总参议。1945年退役,致力经营东湖农场。翌年任辛亥首义同志会常务理事。后参加湖北人民解放委员会,负责军事策反及武汉市民临时救济委员会的筹建工作。1949年后,将武昌昙华林房产及东湖农场等不动产捐献武汉市人民政府。1950年4月赴香港经商,后借星相术维生。1951年病逝香港赤柱。”(录自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编著 刘昕主编《辛亥革命人物像传·夏斗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