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理论与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

辛亥革命网 2010-11-09 00:00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徐波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当今中国人以构建“现代国家”为目标的继续跋涉中,重新回顾和审视孙中山等伟大先辈们在建设“现代中国”进程中留下的政治遗产及思想

  孙中山改造传统社会、建设现代国家的思想理论及其伟大实践不仅成功地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质变,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初步转型,而且对于其后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进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后人继续前进的可贵的政治遗产和思想资源。时隔近一个世纪,改变传统社会国家运作之低下僵滞而全面建设一个“现代中国”,重新成为中国人的普遍共识和追求。当此之际,打破一直以来以“阶级斗争”理论和国共两党政治对立观念来评述历史的旧模式,重新认识孙中山理论在现代中国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及当代价值,对当今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追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以1911-1937年为中心,对孙中山理论在中国“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作一论析。

  一、孙中山理论:中国最早而系统的“现代国家”构建理论

  孙中山思想理论博大宏富,而以建设一个独立民主、繁荣富强的现代国家为终极目标,是一套完整的现代化思想体系。从建设“现代国家”的角度看,孙中山理论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关于怎样改造和拯救传统中国的理论,其中心是三民主义---孙中山将它称为“救国主义”;其二是关于怎样建设一个现代中国的理论---在《建国方略》、《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等论著中,孙中山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系统的理论方案。

  孙中山建设现代中国的理论,首先是关于怎样救中国的理论---三民主义理论。其目标是要通过对西方先进国家的学习和对贫弱破败而弊端丛生的中国的改造,使中国从一个落后低下的简单社会和中世纪国家变成一个繁复缤纷、兴旺强大的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这是孙中山总结世界文明进化经验后,从总体上回答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问题而得出的革命理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