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吕逢樵光复处州府(连载29)(5)
辛亥革命网 2011-06-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文风 查看:
分府都督吕逢樵在各部长们护送下,终于从分府内出来了。逢樵的步履比较轻松,他走得较快,后边的部长们紧跟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逢樵没估量到分府门前会有这样一个场面等他。他一见,慌忙拱手抱拳,一路前行。这时,突然一阵锣鼓响,几支唢呐一齐高奏了起来。唢呐奏的是逢樵最喜欢听的乐曲《满江红》。乐曲奏得雄浑悲壮,逢樵听着,不知怎的竟想起了古代的壮士荆轲,想起了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这一去,不一定能再回到这山环水抱的丽水山城了!
逢樵先和分府的各位部长一一握手,珍重道别,接着又朝围观送行的百姓拱手作揖,点头致意。逢樵强压住心头的悲怆,微笑着朝四周环望了一眼,提高嗓子说:“乡亲们,父老兄弟们,我逢樵来处州,时间不长,没给大家办什么好事,我愧对各位父老乡亲的期望了……”
这时,人群中突然传出嘤嘤的啜泣声,一位老人嚎哭着踉踉跄跄奔了出来,跑到吕逢樵的跟前,扑地一声跪下,高叫:“吕都督,你不能走!不走!……”逢樵被这数声嚎哭,也勾得泪眼婆娑。凭直觉,他认出这位老人正是数月前他在茶馆碰见过的那位堂倌儿老爹。逢樵忙去扶那堂倌儿老爹的手,只觉得堂倌儿老爹的手颤抖着,沉得怎么也扶不起来。这时,司法部长老人陈逸急忙赶上去,和逢樵一起把茶倌老爹搀扶起来。逢樵正要上马,被老人陈逸一把拖住,他说:“都督且慢!”陈逸走到八仙桌边,端起酒壶往一只龙泉青瓷碗里满满地斟了一碗,高高地端起酒碗,朝四周的百姓说:“各位父老乡亲们,让我代表大家,给吕都督敬一碗酒,以壮行色!”说着,他走到逢樵身边,半跪着高擎酒碗。这时,锣鼓急骤地敲了起来,敲得人人心里发慌。逢樵再一次抱拳,向各方百姓行礼后,才接过陈逸手中的酒碗,脖子一仰,一饮而尽。
接着,陈逸又代表城里百姓,向屹立在一边的光复军战士致意,并回身指着全猪全羊,说这是全城百姓对光复军战士劳苦功高的谢情!又吩咐八位壮汉,把猪羊扛起,给光复军战士送出城外。
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在略带寒意的春风里,吕逢樵与他的光复军战士,终于起程离府了。逢樵骑在枣红大马上,向着虎啸门缓缓行去。他一回首,只见后边的无数百姓,边挥手致意,边急急地送行。他只得回转马来,又抱拳又挥手,让大家回去。
逢樵在赵舒、嘉益、剑中、陈小囡等人簇拥下,往东缓行。一路上,摆了一桌又一桌的街宴,为逢樵和战士们饯行。逢樵每过一处,总是跳下马来,与送别者握手,或者与端了饯行酒的老人,一起痛饮一碗。刚走出虎啸门,逢樵和他的队伍突然被一班人马拦住了去路。逢樵见了先是心里一惊,以为是从哪里冒出了一批半路剪径的的好汉。等到近前,才看清是阙麟书和他率领的光复军战士们。逢樵驰马来到阙麟书面前,问他:“你们不是回碧湖了吗,怎么又回来了?”说着跳下了枣红大马。麟书上前握住了逢樵的手,苦笑着说:“这次一别,不知何日再聚。我和战士们都念着都督,不送你一程,觉得心里憋得慌!”赵舒一听,也笑着对麟书说:“玉麒兄,你们大老远又跑来相送,真难为你们了!正像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样,聚散也是人生的常事!我想,不出一个月,咱们准又会在杭城相见!”麟书听了,狠狠揍了赵舒一拳,他说:“元熙,你真是个人精,我正在想的事,让你先说出口了!”逢樵也说:“咱们当然要继续奋斗!要继续奋斗,自然是后会有期了!”说着,三人都不觉笑了起来。这笑声,打破了别离的悲凉,两地的光复军战士,也纷纷聚到一起,又是道别,又是鼓励,两支队伍就这样边叙边行,走了一程。在逢樵等的催促下,麟书和他的战士们终于驻足挥手,告别了相处几个月的兄弟队伍。
不久,逢樵和他的队伍来到了九里亭。没想到九里亭,也有一大批人等候着。逢樵想,这一定是乡下百姓了,我逢樵在处州才几个月,为乡下百姓可没干什么啊!他们怎么也……正思忖间,九里亭的人群散了出来,散成一个半月形挡住了逢樵的队伍。逢樵看到,这半月形队伍前,跪着三位须发花白的老人,三人的头上都顶着一只铜盆子。走在最前边的嘉益见了,感到奇怪,问身边的赵舒:“元熙兄,这高擎铜脸盆是啥意思?里边装的又是什么?”赵舒眨了眨眼睛,想考考他:“铜脸盆内,装的是清水,你信不信?你能猜猜是啥意思?”嘉益摇摇头,不懂。他想问问剑中,但剑中也只是笑笑,避而不答。
逢樵见到三位老人头顶铜脸盆,急忙下马奔过去,把三位老人头顶上的铜脸盆端了下来。铜脸盆传到赵舒、嘉益等人的手里,大家细看,里边果然是一盆清水,只是中间一盆清水内,还多了一面亮闪闪的镜子。剑中对嘉益咬了咬耳朵:“三盆清水,是指我们的老逢,官清如水、明镜高悬!”嘉益也暗自点头,似乎他也已经省悟到清水的含义。逢樵向几位老人握手道谢。谈话间,才知道三位老人都是城关附近受过军政分府赈济的灾民。其中一位身材颀长、白须飘飘的乡绅,分开众人,叫人抬过一块大红绸披戴的大横匾。他揭开大红绸,横匾上“民国伟人”四个金字,在春日融融的阳光下,闪射出炫目的光芒。逢樵让剑中和嘉益接过横匾,又叫赵舒把队伍列成一个方阵。只听得赵舒一声口令:“全体立正,向处州父老乡亲致敬!”一百多名战士,“刷”地一下,齐茬茬地朝前面赠匾式的群众敬了一个军礼。这时,那位白须飘飘的乡绅,慌忙鞠躬,还礼不迭。后边的群众,也跟着乡绅,弯腰致礼。礼毕,赵舒清亮的嗓子又响起来:“下面,请王乡绅给大家训话!”那位被称为王乡绅的白须老人,忙说:“不是训话,我讲几句!”接着他用颤抖抖的手,从里襟袋内掏出一张稿子,清了清嗓子,高声地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