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吕逢樵光复处州府(连载27)(3)

辛亥革命网 2011-06-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文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逢樵作了简短的讲话,他说:弟兄们,咱们在深山草泽,几经寒冬,为的就是光复大旗升起的一天。今天,咱们括苍深山的这支光复军,终于新

  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逢樵和小囡等人一直到看不见队伍才回过头来。小囡牵过那匹枣红大马,两人跨上马,一加鞭,哒哒哒地往壶镇一溜烟儿跑去。

  回到壶镇,逢樵派陈小囡再赴丽水,探听丽水方面接应光复的准备工作。逢樵要小囡骑枣红马去县城,小囡不肯,说:“骑马目标大,也许不太方便!”他抬了抬自己的长腿说:“我这两条长腿,没有马的四蹄跑得快,也差不了多少!我会速去速回,请吕统领放心!”逢樵拍了拍小囡的肩膀:“对你,我哪有不放心!我怕你太累了!”小囡坚持让逢樵把马骑回横塘岸,才挥手离去。

  第二天,太阳刚挂西山岗,陈小囡回来了。逢樵和赵舒、云驹等人,也估计傍晚时分,小囡能赶回山,所以都在判官头的草坪上等。草坪紧连曲曲折折的步云岭。从草坪边的悬崖上往远处眺望,汉溪两岸的大大小小村落尽收眼底。如果把目光跳过山包座座的十五岭,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壶镇垟那一片莽莽苍苍的平川。银光闪闪有如飘带的好溪,蜿蜒在田畴与村落之间。望着眼前的景色,赵舒不禁感慨万千地说:“老逢,咱们壶镇垟这块聚宝盆,的确是藏龙卧虎之地!正是凭借这括苍深山得天独厚的地利因素,才让咱们闯荡出这一番事业来!”逢樵说:“以我理解,这‘藏龙卧虎’,还是指像陶成章、秋瑾、徐伯荪等人,肯来我处宣传鼓动,肯来我处休养生息,修鳞养爪,没有他们的带动指引,我吕逢樵也许仍然是南货店的一个小老板!”云驹插话说:“这哪儿离得开你老逢慷慨好客,热情大方!”逢樵说:“别戴高帽了,你们瞧,下边好像来了人!”果然,没多久,小囡一手扶着笠帽,汗流满面地爬上来了。

  小囡从丽水带回来的消息让人振奋:丽水利用织布公司的那班人,已经安排好丽水城内的一应策反工作。由阙麟书、李醉月等派人去运动清军,劝导驻丽水的浙江后路陆师巡防队管带李茂青认清形势,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负隅抵抗。又派人打入处州府衙,严密控制处州知府萧文昭和同知范传衣,并做好光复军入城时的各种接应工作。

  有人提出县城知县汪志方那儿是否还该去做做工作。逢樵考虑了一下,决定写封信给叶月生,让他再转达。如果有情况,叶月生会马上派人送信上来。

  逢樵和赵舒等人,为了做好出山准备,决定把山中的人员进行重新编制。根据形势,把原来的五个组:建设组、生产组、生活组、保卫组、训练组,改编为两个大块,即前锋和后卫。前锋是队伍的主体,冲锋陷阵的主力军。后卫是指后勤服务人员。前锋分为三队,分别由赵舒、吕嘉益、吕剑中为各队指挥。后卫让云驹和来昌主持。队伍分拨停当,决定第二天在山中先进行集中操练。

  为了第二天的整队、操练,和珍、小梅和大松的妹妹大梅、二梅等人,连夜在和珍的棚铺内绣制红旗。大红布是小梅托小囡从丽水买来的,三尺宽的布幅,小囡说:“足足八尺,够了吧?‘光复军’三个字,要绣得大些!”小梅呶了呶嘴说:“这还要你吩咐?我们早问过老逢,旗多少大,字多少大,心里早盘算好了!”

  字是赵舒写的。在壶镇垟上,这赵澄志算得上是大书法家了。金竹雁门山石壁上的“雁门”二字,沈宅村边城墙门洞上的“云岩”二字,都是他的手笔。不过,这“光复军”三字,不同于他往常写的行草,倒写得十分凝重端庄,仿佛深山内氤氲的瑞气里埋藏着三千铁甲。绣着绣着,小梅嘴里不觉哼出了涌自心底的山歌:“光复军呀么出深山,红旗一挥城头插。清妖抱头喊爹娘,天下世道换一番。光复军呀么出深山,千军万马上战场。大同世界成一统,春种秋收乐哈哈……”

  刚好逢樵和赵舒来查看红旗绣制情况,听见山歌声,尚未踏进棚铺的赵舒,忍不住拍手赞叹:“好山歌,好山歌,我们山窝窝里,怎么飞出只金凤凰啦!”小梅一听忙顿住,脸上羞得腓红,她说:“赵先生,你是留学生,见过大世面的人,怎么还打趣人家!”赵舒说:“我哪里敢打趣?我是为云驹高兴呢!云驹如果不努力学,再过三年准赶不上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