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成:要么讨袁,要么把我毙了(4)
辛亥革命网 2015-11-10 09:58 来源:生活新报 作者:王恩国 查看: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二十一条”,黄毓成大怒:“决不能让袁大头又做皇帝又卖国!”他利用自己在滇军中的影响力,联络中上级军官多次开会商讨出兵讨袁。都督唐继尧态度摇摆不定,大家一致决定让黄毓成刺探唐继尧的真实态度,促唐反袁。一次在唐公馆,黄毓成与唐继尧商谈时说:“群情激奋,反对帝制呼声很高,我自己愿意领兵出征。”唐父从屏风后走出来说:“黄大哥,你也不为我家想想,我家几代人还没被封过侯呢!”黄扶唐父坐下:“老伯,您是希望儿子做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侯爵呢,还是希望儿子封别人做侯爵?”唐父无言以对。1915年农历十月廿八,黄毓成和唐继尧约好当晚召开会议,听取军官们的意见。会议上争论激烈,主张暂缓出兵以观形势的占了多数。黄毓成非常生气,掏出手枪拍到桌子上说:“今天要么你唐都督决定起义,立即组织行动,要么你就用这把枪把我打死,别无他法!”会议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唐继尧权衡了各方形势,最终决定起兵反袁。东方发白,黄毓成回到家时,对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逃难的家人说:“好了好了!不用逃了!唐公决定干了,以后的事情还多呢!”
政治斗争,都是你死我活的结果。逼唐反袁,一旦有失,则身家性命难保。黄毓成在会前已经决定以死相谏,若不成,则家人逃走。这一举动,成就了其“勇气”之称,与蔡锷的“骨气”、唐继尧的“福气”、罗佩金的“二气”,一起成为云南“四气”。
1957年,秉性耿直的黄毓成被划为“右派”,次年因病在昆华医院逝世,骨灰葬于昆明筇竹寺海会塔。1979年,云南省政府宣布撤销对黄毓成“右派”的处理,恢复名誉,黄毓成将军的一生功绩也得到了证明。
本文据黄毓成将军嫡孙黄梅先、黄梅友、黄必果、黄必桄、黄梅林所提供的书面材料及黄必果先生口述整理。 个人简介
云南护国第四军总司令黄毓成 资料图
黄毓成(1884-1958),字斐章,云南省镇沅县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中秀才,入昆明经正书院。1904年夏赴日留学,学成回滇于讲武堂任职。1911年参与发动昆明“重九起义”,起义成功后任陆军第一师骑兵联队长,次年4月率骑兵支队入黔。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云南举义讨袁,黄毓成任护国军第三军挺进军司令,率部参加滇桂边境抗击龙觐光部的作战。1918年到1922年间,任滇军驻川师长、司令部参赞等职,目睹军阀间拥兵争利,愤而解甲,赴上海闲居。1937年受南京政府令,返滇任云南禁烟特派员,遭解职后归家研究佛学至解放。解放后任云南省文史馆馆员,于1958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