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成:要么讨袁,要么把我毙了(3)

辛亥革命网 2015-11-10 09:58 来源:生活新报 作者:王恩国 查看:

黑云压城城欲摧。起义讨袁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但是滇中军民屡次要求唐继尧发兵讨袁,却都被婉言拒绝。一次逼迫唐继尧发兵讨伐袁世凯的行动正在“睡美人”的怀里秘密筹划着。

  幸运的是,大南城已被起义军炮兵占领。通过暗号后,黄毓成上城楼见到炮兵营长、老同学刘云峰:“赶快支援北边部队!”但五华山北炮距不够,刘、黄当即决定向总督署开炮。刘云峰亲自测距,按着照明弹的光以督署衙门口的两棵大柏树为目标,三炮三中。总督李经羲大惊从床底下爬起,派兵挖开墙,躲到老百姓家里,命卫队拼死抵抗。之后,军械局、总督署分别被起义军攻占。10月31日凌晨,响了一夜的枪炮声逐渐停息,只有士兵们在街上奔跑的脚步声。昆明的百姓按捺不住兴奋,在门缝里、窗户边注视着,胆子大的已经跟在队伍后准备帮忙了。就在五华山后,军械局炮楼下的一条小巷中,一座低矮的四合院大门轻轻打开了,一位中年妇女举着一盏风灯,带着两个女孩,急切地问:“军爷,是不是要打满清、杀鞑子了?”“快回去,有危险!”一位士兵答。“快去把灶上蒸帕包着的那包饼子拿来!”大女儿跑去拿来他们一家一天的吃食。这女人就将那包饼子硬塞在一个拿手枪的军官腰间。小女儿已经十四岁,她永远记住了这一个夜晚——之后,她成了黄毓成将军的夫人。

  “大清王朝归西了!从此没有皇上了!起义成功了!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忐忑一夜的百姓纷纷走上昆明街头放鞭炮,口号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起义军指挥部移上五华山,临时军政府成立。 |

  逼唐讨袁 促成护国运动

黄毓成将军最后的照片(摄于1957年) 记者 王恩国翻拍

  起义成功后,黄毓成晋升为骑兵团长,后升任混合旅旅长。在当时的军事条件下,骑兵是战斗力最强、行动极其迅速的部队。后黄毓成所部隶属谢汝翼指挥的援川军,在山地作战中取得很大成绩,对支持地方革命派稳定局势、恢复生产起了很大作用。援川回昆后,黄毓成受云南军都督府之命,率部于1912年5月开赴贵阳,被北京政府任命为贵州督军府少将参谋长。虽已是当时贵州督军唐继尧的参谋长,但黄毓成缺乏对长官的顺从,性格倔强,绰号“黄牦牛”的他更喜欢和上司唱反调,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于是被唐任命为游击司令,镇守黔东北。

  1913年,熊克武在重庆反袁,黄毓成受命攻熊。占领重庆后,黄毓成被任命为重庆镇守使,晋升中将。后受川人告密“是黄毓成放走熊克武……滇军在重庆军纪败坏,黄毓成管束不力……”,才当了几天镇守使的黄毓成被北京政府革职。回昆后,面对滇军上下的打抱不平,黄毓成却很淡定:“为同学义气,为同情反袁,放走熊克武值得!自己的得失算不了什么!”但他同时也深感政治斗争的复杂,毫不犹豫地交出了兵权,辞去军职。

  没过多久,黄毓成又被时任云南都督的唐继尧任命为云南省水利总裁。在担任水利总裁的两年多时间里,黄毓成大规模加固松华坝水库,又在昆明坝子的东北面疏浚河道,开挖干渠,增加旱涝保收田数万亩。在老家镇沅县,黄毓成拿出了安家费中的三千多银元,号召乡亲修筑引江灌溉渠,至今发挥效益,被称为“黄家大沟”。此时,黄毓成的父亲已去世,三十岁的他想着该成家了。1915年5月,省议会议长李增做媒,黄毓成娶了已故诗人朱筱园的二女儿朱玉芝,在新修建完工的圆通街156号黄宅举行新式婚礼,由云南省督军唐继尧证婚,省内军政文商各界皆到场庆贺,在昆明一时传为佳话。但也有托媒求婚不成妒忌之人,十分反感。此时昆明的民办小报很多,其中一家刊登了一幅漫画:一只黄鼠狼头戴军帽,拖着长尾巴牵着一只戴婚纱的小猪,谓之曰“黄朱联姻”。当时黄毓成的部下,时任滇军营长的张凤春大怒,要带兵查封。黄夫人拦住说:“不必!不必!任其自生自灭吧!”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