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纽永建(3)
辛亥革命网 2014-10-30 14:5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董健身 顾福根 查看:
1915年,袁世凯称帝,钮氏和林虎(广西陆川人,字稳青)往南京劝说陆荣廷讨袁,旋返上海,策动长江各省接应护国军讨袁,并积极筹集革命经费,先后得到商务印书馆经理张元济、《孽海花》作者曾朴支持革命巨款,曾任朝鲜仁川领事馆领事金庆章也捐助银元400圆,步惠廉牧师将拟建孤儿园基金悉数献出。钮的夫人黄梅仙女士也把价值500元的首饰捐助,令人感动。翌年4月,陈其美在沪讨袁,钮氏辅之,先后完成了讨伐北洋军阀的两次护法战争。5月,被派为两广都司令部驻沪代表。袁死后,他响应孙中山宣言,致电独立各省,提出“回复归约法(临时约法),召集总参两院,依法组织内阁,惩治帝制祸首”等建议。又与李平书联名致电黎元洪,要求将废法、乱法、犯法之人立予罢黜并诉诸法庭。
1917年11月,钮氏应孙中山召赴广州,先后任师长、大元帅府参谋次长,兼石井兵工厂督办,由于他的正直勇毅办事精神而为人所忌,被广军阀指使歹徒行刺,中弹自臂部穿出,幸未伤及要害,急送医治抢救才免于难。中山先生在沪闻讯后急发电报向他慰问。他只得暂离军职返沪家乡养伤,后任中西女塾教师,与徐谦创办“查经班”,宣传“基督救国”。
1920年4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时期中华民国大总统,取消;军政府,任命钮氏为江苏省省长,由汪精卫到沪亲送印信,但钮氏仅允作筹备呼应工作,未即就任。1923年,他与徐谦北上联络冯玉祥,使其靠拢国民党。冯任命他为“检阅使”,派王海门旅长陪同到宣化,张家口等处检阅部队,据说,1924年11月5日,冯发动“首都革命”就是由钮氏与徐谦帮局策动的。中山先生逝世后,他仍留居北京冯部工作,直到1926年4月,才撤回南方。冯玉祥在其《我的抗战生活》一书,中盛赞说:“钮先生跟我当过参议员,既有学问,又很谨慎,是个真正的革命党”。
1926年钮氏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特派员到沪,当时,上海的国民党市党部和江苏省党部,都有共产党人参加,两党人士都对钮氏寄予期望,一致推他为军方首领。中共汪寿华提出要以1500工人武装准备起义,以援助北伐军,钮氏则主张用“和平号召”来争取孙传芳部倒戈,并用封官许愿来收买旧军阀的武装。10月24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遭到孙传芳的镇压。他组织的队伍,被警方阻拦而溃散。1927年2月22日,上海36万工人发动罢工,并发展为第二次起义,中共上海区委宣布成立市民临时革命委员会,委员有汪寿华、罗亦农、钮永建等人。钮氏策动直鲁军李宝章部反正,终未成功,工人死伤甚多。事后,汪钮等人会晤,钮氏出于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软弱本性,不同意再搞工人武装暴动,经再三磋商,才勉强同意筹备民选的市民政府,由其负责军事,并任临时市政府,成立大会主席。蒋介石在江西叛变革命后,斥责钮氏“为CP(即共产党)包围,做事无能力,政治会主席应撤消。”他向汪寿华抱怨说:“一生做事、半生在通辑中, 此次当初很顺利,不料又来这次打击”,灰心失意,坚决要求退出军事行动。3月21日在共产党领导下,上海80万工人举行总罢工,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而钮氏却胆怯地在《申报》上发表辞职书。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重新组织任命了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钮氏自然也名列其中,但他决意退避,坚辞主席职务,与国民党右派保持了距离。由于他的软弱,中途退避成为其白璧微玷,但是,他并未参与镇压工人活动,手上从未沾染人民的鲜血,因而保持了清白。
1927年8月,宁汉分裂,蒋介石通电辞职下野,南京政府要员纷纷避难上海,孙传芳乘雾夜偷渡长江,进袭龙潭,首都震恐群情惶然,钮氏独立毅然留京主持大政,与李烈钧奋力协调革命军各部,与孙部激战龙潭,终于击溃叛军,扭转大局,使南京转危为安。同年11月,他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主席,百废俱兴,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30年以后,改任考试院铨叙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等职,实际上权力有限。他以后的大部分精力与时间用于继承复志,以实现自己昔日 愿望,兴办学校,改善民众文化的教育事业上。限于本文篇幅,另写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