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何香凝:柔肩担道义 笔尖聚国魂(4)
辛亥革命网 2011-06-16 00: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王奋强 查看:
何香凝遭遇重大的人生变故,痛苦像洪水袭来,但她却没有被汹涌的痛苦所击倒,而是勇于担当,“哀思惟奋酬君愿,报国何时尽此心”。“在此后数十年中,何香凝在艰险中无畏奋进,与各种反动势力顽强斗争,表现出一位民主革命家披胆沥肝的忠贞襟怀。”尚明轩说。
1928年底,何香凝因反对国民党反共而毅然发表公开声明,“辞去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居于江浙沪上一带。在经亨颐的邀请下,她参加“寒之友社”,与聚集此间的艺术家们寄情山水,书画唱和,排遣心中郁结。1929年秋,她漂泊欧洲,潜心画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远在巴黎的何香凝闻讯束身回国,在上海组织“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发动画家义卖书画支援抗战,轰动海内外。后来,上海沦陷,何香凝被迫迁居香港。
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何香凝在汉口群众大会上演讲
尚明轩说,1938年,何香凝协助宋庆龄发起与组织“保卫中国同盟”。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何香凝携家人在广东、广西度过了长达4年的流亡生活。抗战胜利后,何香凝广泛团结进步人士,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和平运动联盟”。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港成立,她被推为中央常务委员。
新中国建立后,何香凝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妇联名誉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要职。1972年9月1日,94岁的何香凝因病逝世。走过了近一个世纪风雨的革命老人,与葬在紫金山西麓的廖仲恺长眠相伴。
生平简介
何香凝,原名瑞谏,又名谏,别号双清楼主、双清馆主,又号棉村居士。祖籍广东南海县棉村(今广州荔湾区海南村),1878年6月27日生于香港,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她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中国民主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杰出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著名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