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领导人——刘静庵(3)
辛亥革命网 2011-06-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易邑 查看:
五、刘家运时期,即策划起义(1906年—1911年)时期:
日知会公开宣布成立后,刘静庵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谋划起义方面。他外出谋划起义事项,宣称自己是刘家运。1906年3月,他与日知会骨干商议,在湘、鄂、赣等地举行武装起义。派胡瑛、朱子龙、梁钟汉三名骨干到日本找孙中山策应,派吴昆到香港找黄兴筹款,派易本羲、殷子衡联络各方会党,季雨霖负责联系新军。派刘道一、蔡绍南、蒋翊武、龚春台策划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武装起义(简称萍浏醴起义)。日知会还在江西九江设立了前线指挥部。起义时间定在1907年春。曹亚伯《武昌革命史》载:“萍乡·醴陵革命军起义,本日知会秘密主持”。由于洪江会中下层首领遭到逮捕杀害的事情屡有发生,廖叔保按奈不住,1906年12月3日在浏阳麻石起义,蔡绍南、龚春台在浏阳、醴陵不得不宣布起义。“初,萍乡举事时,有刘家运者,指挥徒众,抗清军甚力”(《熊十力全集,第一卷》),5日,起义军占领上霖后,汇合整编部队,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龚春台为大都督。起义军发布檄文,宣布起义宗旨为“破千年之专制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
萍浏醴提前起义打乱了刘静庵湘鄂赣同时发动起义的整体部署。12月27日,刘静庵回到武昌召集朱子龙、胡瑛、梁钟汉、梁耀汉等日知会骨干齐聚汉阳伯牙台(琴台),讨论应对之策,刘静庵力主在武昌发动起义,胡瑛持有异议,认为准备尚未充分,不可轻动,只要新军中的日知会成员在,起义迟早会获得成功。加之当时日知会骨干季雨霖在新军中任督队官,正在武汉皇殿(今烈士祠)招募新兵,日知会成员正陆续安排进新军。他提议等新兵招募结束,再行起义。梁钟汉提议当务之急是将在武汉的日知会会员尽量加入季雨霖的军队,然后起义。与会人员多数赞同,武昌起义因此暂缓。
由于孤军奋战,萍刘醴起义很快被镇压,刘道一、蔡绍南等先后被捕就义,上万名义军牺牲。清政府得知,日本人向袁世凯告密,萍刘醴起义幕后策划者和领导者是“湖北全省会首”刘家运,张之洞便“万金通辑长江上下游匪首刘家运”(《清史·补编·革命党人列传》)。
沔阳(仙桃)有个叫郭尧阶的,在日本留学回国时请宋教仁写信给刘静庵介绍他加入了日知会。此人吃喝嫖赌,弄得债台高筑,他哥哥作为人质被债主抓走了,他无可奈何,见官府悬赏通缉刘家运,为了赏银,便向湖北巡警道冯启钧告密:日知会是革命党,刘家运就是日知会头目刘静庵。还供出了日知会的其他成员名单。
冯启钧得到告密,抽调大批军警抓捕革命党,朱通警官与冯启钧是同事,他与日知会会员余日章关系密切,将这一消息告知了余日章,余日章让其父余文卿告知刘静庵,刘静庵得到消息后立刻安排日知会成员撤离。胡兰亭劝刘静庵到日本去,但他说起义在即,我怎么能离开湖北呢?于是胡兰亭去了日本,胡夫人将其外甥应基培叫来,让他带刘静庵到黄陂乡下胡兰亭的大姐家躲避。1907年1月13日,清兵在黄陂将他逮捕。先后被捕的还有冯启锋、胡瑛、朱子龙、梁钟汉、季雨林、李正东、殷子衡、吴贡三等。
刘静庵被关在武昌衙门,在狱中受尽了各种地狱般的磨难,被打得皮开肉锭,白骨外露,可谓九死一生。但他坚贞不屈,未供出任何组织机密和人员名单,虽身陷囹圄,但不忘使命,他在狱中组织成立了“中华铁血军”,领导狱中革命党人继续斗争。冯自由《革命逸史》中是这样写的:“病愈后乃与同狱胡瑛、吴贡三、李亚东等秘密组织一中华铁血军于狱中,阴与日知会会员变名后分设之各种机关通声气,实为日知会破案后革命运动之中坚”。
狱中的斗争可歌可泣,狱外的大营救更是感天动地。日知会安插在掌握清王朝军政大权的肃亲王身边的耳目,已成为肃亲王亲信和幕僚的程家柽、还有日知会骨干吴禄贞,两人得知刘静庵等9人将于腊月二十六日问斩时,于二十五日假冒肃亲王的名义,在北京给张之洞发电报:“关于圣公会之日知会刘静庵一案从缓办理”,发完电报后,两人就去见肃亲王,如实相告。肃亲王一是惧怕美国追究处死教徒之责任;二是同情革命党,看两人的面子。大怒之后也就默认了。张之洞因此也就未杀刘静庵。此外,蒋诩武、刘复基搞定了狱官熊永骐等人,要他们照顾狱中的刘静庵,并帮助刘静庵暗中与日知会各机关及个人传递消息和指令。据曹亚伯《武昌革命史》中记载,熊家骐多次为刘静庵送信给“武昌省垣之阅书报宣室、溢中书局、明新学社、集贤学社、容光照相馆、共进会、文学社、民社以及沔阳之群进会、黄州之明德社”,以及“鄂军三十一标、三十二标、陆军学堂之翘楚生”等。外部信件则由狱卒潘季贞等人送进。由于有了这两条通信渠道,刘静庵虽在狱中,仍然领导着日知会,并亲自策划了1911年的武昌起义。1911年5月16日,刘静庵因伤病交加,瘐死狱中。刘静庵临终之前,托狱警熊家骐送信给刘复基:“吾死,军警必懈,按即定举事,可成”。1911年10月10日,日知会骨干、曾领导过萍浏醴起义的蒋翊武出任武昌起义总司令,刘复基具体负责,按照刘静庵拟定的起义方案,发动了武昌起义,拉开了推翻清王朝的序幕。日知会驻同盟会交际专员范腾霄先生在谈及辛亥革命时写道:“辛亥武昌光复之役,其始源实为日知会,尽人皆知,而日知会创造者为潜江刘静庵先生”。在纪念武昌起义及辛亥革命70周年的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所列举的34名辛亥先驱中,半数以上为日知会会员,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日知会始末》开篇便是“日知会者,乃刘静庵独立缔造之革命机关也”,可见刘静庵对武昌起义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