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领导人——刘静庵(2)
辛亥革命网 2011-06-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易邑 查看:
四、刘静庵时期,即组建革命团体(1904—1906年)时期:
曹亚伯《武昌革命史》记载,“癸卯(1903年)三月,予复返新化中学,过武昌访吴禄贞,问胡宗琬之行踪,彼己派至沙市、宜昌、湘西一带与会党联络去矣,先是刘静庵于武昌组织一救世军,秘密军中同志分途运动,闻胡宗琬将至鄂,会合于蛇山之顶,准备欢迎,到会者即刘与辜天保、季雨霖、方柏年、张汉、徐行平、徐于七人,胡至后,即组织成立科学补习所于武昌山前东厂口”。成员还有冯特民、朱滓淘、时伯粥、宋教仁、易本羲、张阴林、王汉、朱子龙、黄兴、陈天华、吕大森等。
1904年7月3日,科学补习所迁至武昌多宝寺街,正式挂牌并举行集会,还调整了领导班子。刘静庵提议吕大森为会长,大会推举胡瑛为总干事,曹亚伯主管宣传,时功壁主管财政,宋教仁主管文书,康建唐主管庶务,刘静庵名义上只做前锋营干事,实际上,刘静庵才是总负责人。特别是刘静庵离开军队后,坐阵科学补习所,大小事务一律由他处置。科学补习所会员多是军队和学校两界人士,成员遍布长江流域。
1904年10月,慈禧得知黄兴准备在湖南起义的消息,派军警在长沙大肆搜捕,逮捕了两名重要革命党人。并得知黄兴为武昌科学补习所会员,受刘静庵派遣到长沙组织起义,8月间曾到武昌科学补习所向刘静庵等人汇报,约定长沙、武昌同时起义。刘静庵已作了周密的部署:刘熙卿负责武高学堂,欧阳瑞骅负责文普通学堂,张难先负责工程营,他自己负责新军马队,王汉负责刺杀张之洞、易本羲负责刺杀湖北提督张彪、李胜美,张难先率工程营劫火药库等等。长沙军警将这些消息通知了武汉军警,好在黄兴已于1904年10月28日及时派黄吉亭到武昌送信给刘静庵,刘静庵立即召集科学补习所的会员作应急安排:胡策、王汉等人将准备起义的枪械藏到汉阳鹦鹉州,刘静庵负责销毁文件册据,张难先通知会员紧急转移。当天夜里军警包围了科学补习所,却一无所获,只是查封了科学补习所。
科学补习所被查封之后,军警并没有大肆追捕革命党人。刘静庵化名金昂同徐祝平到各地考察,后回到武昌,他看清了张之洞的两面性:一方面朝野腐败,内忧外患,他理解革命党,对武汉的革命党睁只眼、闭只眼;另一方面,他是湖广总督,位高权重,为保其地位,又不得不听令于朝庭。针对他的两面性,刘静庵想了一个既能掩人耳目,又能从事革命活动的办法。朝庭不是怕洋人吗?他就加入美国基督教在武昌高家巷的圣公会。经过多方活动,刘静庵得到当时任圣公会会长胡兰亭的同意,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主教吴德施为其主持洗礼仪式,取名保罗。入教后,刘静庵任文华书院神学系汉文教习,兼日知会司理。日知会是圣公会的书报阅览室,司理是负责订购报刊、图书、管理阅报室的负责人。刘静庵担任日知会的司理后,以教会名义从日本、上海等地订购许多进步报刊,如《黄帝魂》、《革命军》、《民报》、《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文字狱》、《警世钟》、《猛回头》等。经常邀约科学补习所的会员在此聚会,商讨革命事宜。因为这里是教会办的图书阅览室,清政府一般不会干预。由于刘静庵的有效工作,前来日知会看书读报的学生,士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络绎不绝。教会又让刘静庵配备干事员、评议员,刘静庵乘机召入革命党人,并召集科学补习所的革命党人,决定将科学补习所改名为日知会。以日知会的名义,有洋人护着,又不为清政府注意,办起事来容易得多,特别是吸收会员顺理成章。1904年底,经集会推举刘静庵为日知会总干事,幸天保、李亚东为干事,冯保民、陆费为评议员,此五人为革命团体日知会的最高领导层和机关办公人员。刘静庵还起草了《日知会章程》。经过一年多秘密发展,日知会已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革命组织,已有会员一万多名,重要名人有黄兴、宋教仁、董必武、柳亚子、秋瑾、蒋翊武、刘复基等,外围组织人员几十万人,其中洪江会就有十多万人;开办了文华书院、江汉公学、明新公学、东游预备科(到日本留学前的培训班),这些学校每年招生一千多人;创办了鸠译书舍印刷厂,专门打印革命书籍;创办了《文华学会》刊物,刘静庵任总编;还设有黄冈军界讲习社,专门宣传革命思想。如此宏大的组织,秘密活动已不能满足革命发展需要。1906年2月,日知会公开举行成立仪式,当天到会会员100多人,刘静庵主持大会,冯特民宣读《日知会章程》,刘静庵、朱子龙、孙武等在大会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张汉杰记载的刘静庵的讲话中有:“我们日知会重又成立”,目的是“救中国危亡,成立一新中国”。
日知会公开宣布成立后,迅速将骨干成员调整或派往各地的分支机构,胡厚斋在江西九江,文晋公、柳世俗在南京,濮以正在安徽,幸天保、吴昆、徐祝平在奉天(今辽宁),冯特民、冯大树、郝可权在新疆伊犁,梁耀汉、彭汉一、周海珊在四川,吴禄贞、程家柽在北京,蓝天蔚在关外,曹亚伯、范腾霄在日本东京,负责与同盟会联系,日知会的势力遍布二十几个省市,革命风暴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