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第一人蒋翊武(5)

辛亥革命网 2011-08-24 00:00 来源:湖南澧县《古澧文丛》 作者:杜修岳、赵绪清、高守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武昌首义的直接组织领导者是蒋翊武。孙中山赞誉蒋是“开国元勋”,历史研究者视蒋为“武昌首义第一人”。但八十年来,蒋翊武英名或因其

  四、天不藏奸,人间自有公道

  辛亥百年来,一批正直而有责任心的历史研究者不断努力,正逐步拂去辛亥史学上的尘垢,一个真实的蒋翊武终究会走向民众。

  1912年6月刊行的《辛亥革命始末记》、10月出版的龚霞初《武昌两日记》,及稍后郭孝成的《中国革命纪事本末》、观渡庐的《共和关键录》等,就是早期学者保存的蒋翊武研究最珍贵的一手资料。

  原文学社李六如、共进会张难先等当事人留下的为数不多、但贴近真实的散存史料,及史学家王建中的《蒋翊武事略》,是1949年前介绍蒋翊武与文学社实绩的公允文献。

  上世纪80年代前,郭世佑的《蒋翊武革命的一生》、邓可吾、王先胜的《蒋翊武在武昌首义中》、《试论蒋翊武与孙武分裂的性质》等,属较早关注蒋翊武问题的一批力作。

  1985年蒋公百年诞辰纪念,刘望龄的《一代英杰》、林增平的《关于蒋翊武的评价》、邓可吾的《蒋翊武研究评介》、澧县编印的《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内刊文史资料,填补了蒋翊武研究的空白。

  2003年,蒋漫征撰著的《共和元勋蒋翊武》,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2008年,周星林推出的《蒋翊武评传》,首次系统详述了蒋的生平业绩。2011年1月,《纵横》杂志刊发袁南生的《蒋翊武,沉寂的辛亥革命英雄》,精准、鲜明地论述了蒋的历史功勋和伟大人格,是最新的研究成果。

  临近辛亥百年,《潇湘晨报》、“辛亥革命网”等,纷纷刊介不少中青年史学家对文学社、蒋翊武和两湖地区革命党人重新审视所进行的新探索、新思维,让人看到了恢复蒋翊武应有历史地位的曙光。

  2010年以来,海内外“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座谈会、讲座、交流、展览,甚至辛亥文物拍卖,不断刷新,此呼彼应。特别是“辛亥革命网”的建立,使新观念、新成果不断涌现和传播,非“日新月异,目不暇接”不足以述其盛。辛亥纪念文化热潮的出现,引出了“辛亥革命,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历史书中记录的辛亥革命是真实的吗?如果不是,那么真实的辛亥革命又是怎样爆发的?”“还原一个真实的辛亥革命!”等一系列质疑与呼号,充分显示:一个英名沉寂的蒋翊武,被不可阻挡地推到了百年辛亥研究的最前沿。辛亥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武昌首义,其真正的组织领导者是蒋翊武。因此,蒋翊武英名沉寂,或说蒋翊武历史地位的科学界定,已不是孤立的单个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而是影响到真实辛亥史的还原、关系辛亥史研究深度、决定传统辛亥史观能否突破的大局和大事。

  蒋公桂林遇害后,澧州镇守使、武昌起义时援鄂和光复荆州的湘军统领王正雅(子豳)将军,曾为蒋公哭撰挽联:“继谭林六君子,先成革命奇功,高会泉台应一笑;后信越诸功臣,同抱藏弓遗恨,大名汉史各千秋。”一百年后的今天,如果蒋公的英名尚不能昭然于世,世人当痛为一哭!

  令人高兴的是,有报道说,为百年辛亥之纪念,唐国强执导了大型电视剧《辛亥革命》。剧中蒋翊武一角,由实力派青年演员单阳光扮演。剧组声称:“蒋翊武这位并不为大众熟知的辛亥革命英雄,是首个发起武昌起义行动指令的总指挥,也是在黄兴、黎元洪等放弃之后还依然坚守武昌的辛亥革命第二位总司令。正是当年他不懈的努力与抗争,才保住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果实。”“对于出演蒋翊武一角,单阳光坦言‘非常激动,在接到这个剧本以前,自己也几乎没有听过蒋翊武这个名字,竟没想到对于这次伟大的革命来说,他是如此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希望我的表演,能让更多的观众熟知他,敬重这位声名沉寂下的英雄。’”

  有学者预测,将来如要为真实的辛亥革命、准确的“中国1911”描绘一幅“辛亥八仙过海图”,在波涛汹涌的辛亥怒潮中,如孙中山位于“八仙”上方,犹如播洒甘露的观世音,而蒋翊武必定是紧随孙中山搏击潮头的第一水手,是斩蛟蹈浪的前锋斗士,是高擎战旗奔迎红日的排头尖兵……。

  人们期盼如此壮丽的辛亥怒潮图早日出现!

  杜修岳  赵绪清  高守泉

   2011年5月13日初稿

  2011年5月18日深夜完稿

    2011年8月19日改稿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