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与辛亥革命(三)

辛亥革命网 2011-10-08 0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作者:徐博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丘逢甲正色曰:“陈某、邹某是我最信任的,假使他们是革命党,那么我一定也是,如若要按名单捉二人的话,请先从我捉起!”在丘逢甲的庇
 

丘逢甲先生亲自创办的创兆学校

一九0九年十月丘逢甲当选咨议局副议长后,立即延揽革命党人古应芬担任咨议局书记长、邹鲁为书记。尔后,又聘请邹鲁为方言学堂教员;不久,革命党人朱执信因涉嫌革命被广州法政学堂解聘,“因为丘先生喜欢革命党人”,邹鲁又向丘逢甲推荐,把朱执信聘请到方言学堂任教。(28)于是,朱、邹二人利用在方言学堂任教的便利条件,向青年学生灌输革命思想,秘密发展同盟会组织。(29)与此同时,邹鲁、古应芬和隐藏在咨议局的议员陈炯明,则利用咨议局作掩护,从事秘密革命活动。这样,广东咨议局和两广方言学堂,事实上就成了当时广东革命党人秘密活动的两个重要据点。而假如没有丘逢甲的从中掩护,乃是不可想象之事。

一九一0年二月,陈炯明、邹鲁秘密参与了由赵声、倪映典组织发动的广州新军起义,被广东巡警道王秉恩查获。王某携带名单到咨议局企图拘捕陈、邹二人。丘逢甲正色曰:“陈某、邹某是我最信任的,假使他们是革命党,那么我一定也是,如若要按名单捉二人的话,请先从我捉起!”(30)在丘逢甲的庇护下,陈、邹二人才安然无恙,未遭当局拘捕。

在咨议局内部,陈炯明、邹鲁等人还在丘逢甲的支持和配合下与封建反动势力进行合法斗争,兴利除弊、揭露清王朝的腐败政治,起到了团结、教育民众,激发民主意识和促进民主革命潮流前进的积极作用。其中较为典型的事例,是“禁赌”和“振兴女子小学”两案的通过。

“禁赌案”:清末广东赌风极盛,在当局“开禁筹饷”罪恶政策的刺激下,更日趋猖獗泛滥,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粤人对此深恶痛绝,强烈要求禁赌。丘逢甲执掌咨议局后,遂于陈炯明、邹鲁等人计议,力主禁赌,并于一九一0年十月咨议局第二次年会上,作出了《广东禁赌请电奏定期实行案》,要求粤督据情代奏。但咨议局中靠承包赌饷发家的议员苏秉枢,却在粤省当局的庇护下有恃无恐,公然于当年的十一月九日在咨议局提出议案,请求允许其所属的安荣公司开设新的赌项——铺票赌博,并得到许多被他重金收买的议员的支持,从而引发咨议局内部的剧烈争论。双方争执不下,只好付诸表决。表决结果,五十多名出席议员中,只有二十人投“可”票赞成禁赌,其余均投“否”票反对。

不料,投票时担任书记的邹鲁当晚便将咨议局开会情形及全体投“可”、“否”票议员的名单整理成文,送交报馆公开发表,并同时提出辞职。有人担心邹鲁此举会闹出乱子,请丘逢甲出面劝阻。丘逢甲却说:“海滨(即邹鲁)这样做是对的!”接着古应芬也提出辞职,继而丘逢甲率全体投“可”票议员也提出辞职,从而引发一场严重的政治风波。广州全城激愤,一致声讨投“否”票议员,有人还把投“否”票议员的名单张贴在城门上示众。迫于舆论压力,投“否”票的议员也不得不宣布“集体辞职”。

为防止事态扩大,清廷急忙下令“查办”。结果将两广总督袁树勋开缺,改调广西巡抚张鸣岐继任,并准许投“否”票议员辞职,而投“可”票议员则一律“慰留”,古应芬、邹鲁仍回书记处任职。(31)这样,才平息了这场持续数月之久的政治风波。一九一一年三月三十日,粤省当局通令全省一律禁赌,广州人民奔走相告,纷纷“庆祝巡游,颇为热闹”。此后“虽然私赌还未完全禁绝,但公开的聚赌确是偃旗息鼓。”(32)

《振兴女子小学案》:丘逢甲出掌咨议局期间,仅在振兴广东教育事业方面通过的议案就多达九宗,其中尤以《振兴女子小学》一案至为重要。总所周知,妇女在封建制度下完全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备受歧视。直到一九0三年,清廷颁布《奏定章程》(即《癸卯学制》)中,仍公然规定排斥女子教育。丘逢甲对此颇为反感。他一向提倡男女平等,女子应受教育。认为中国妇女人数过半,她们受教育的程度和体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故而一九0九年丘逢甲任职咨议局后,即由其主持通过了陈炯明提出的《振兴女子小学》议案。该议案公开与清廷大唱反调,提出:“凡府及直隶州均设女子师范一所,并附设初等女子小学;某州县不能设立师范者,亦必先设女子小学为倡。至已设女子小学一时教员难得者,不必拘定女师,即暂延男师者亦可。”(33)该议案的通过,对促进广东女学的发展和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政治上、思想上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与当时在全国蓬勃兴起的民主革命思潮相呼应。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