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辛亥革命的恩施杰人(2)
辛亥革命网 2011-08-26 00:00 来源:中国硒都网 作者:崔在辉 查看:
全明洪之弟全明汉,在武昌起义军中任队官,负责防守汉阳赫山地方。当清军反攻汉阳时,全明汉率部溃逃天门,被刘英令李济臣收编。后明汉得知其兄为李所擒杀,遂决意复仇。全表面不动声色,还多方向李示好。当准备就绪,暗中设下埋伏后,乃设筵宴请李济臣一行数人聚饮。由于李济臣之处决全明洪,既有民愤坚请,又奉刘英之命,完全出于正义和公正,无一己之私,何况全明汉所部已并入刘英起义军,谊同一体,故毫无怀疑警惕之心,胸怀坦然赴约。“及入席,全以敬酒为号,两厢伏兵把他捆到明汉面前。明汉骂他无故杀其兄。李说:‘公事公办,与私情无关。’明汉肆其凶焰,先拔其舌,而后杀之。同时遇害的有营长郑桂芳、连长刘凤鸣、冷映奎、龙洪胜、李青莲,书记黄竞等七人。”李济臣之被害,时在1911年底,年仅22岁。全明汉行凶后叛变,率其部逃到安陆县,投靠张楚材。之后,参加武昌首义的季雨霖,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安襄郧荆招讨使,刘英部队亦归入建制,率部沿汉水北伐,拟由襄郧进攻河南,以减轻清军对武汉的攻势。而占据安陆的张楚材部,在全明汉挑拨下,阻义军北上。季雨霖遂令张鹏程“同阙龙、刘铁、胡玉珍等人,击走张楚材,全明汉被生擒,即由他杀之以祭李济臣等七人之灵。”
李济臣积极参加武昌首义,身上硝烟尚存,旋又奉命援助汉水刘英,以保障武汉之侧翼。为安定地方,保护百姓,擒诛匪首,出于公心,乃革命所需,竟因此而被叛徒仇杀,实首义群英之损失,党人痛惜,群众爱戴。
张鹏程
张鹏程,字翼洲,1884年生。幼年父母去世后,学习丝线技艺,经营小商贩为生。1904年入清军恩施巡防营当兵,后转投武昌清军左协一旗甲营,又改隶湖北新军第十五协第二十九标一营前队,旋被选入陆军讲武堂学习。归队后,暗中参加革命团体日知会。日知会被清吏镇压取缔后,又加入将校研究团。1911年1月,随该组织参加革命秘密团体文学社,任队、营代表和湖北军队同盟会交际组组员,并被编作起义军第一支队队长兼标参议。张向第三十标发展,吸引了百余名士兵参加组织,编成两个正队。在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统一指挥起义工作后,张即积极参予各项准备。
在起义前数日,秘密渐泄,清新军第八镇统制张彪,亲至第十五协召集军官会议,以党人甚多,要求加意戒备,以防不轨。会后,队官吴长怀即搜查士兵住处,检得亦在该队当兵的张鹏程族弟张昌涛致友人信件,内容涉及革命,张鹏程身份暴露。后经统带张长胜和管带何锡蕃等盘查,同营又有不少人劝其出走,吴长怀还令其蓄长发以释嫌疑,但张皆沉着应付,外佯否其事,内心则矢志不移。
因孙武制造炸弹泄密,党人皆主张在清军大肆搜捕前起义。因清廷对新军控制甚严,平时配枪而不发子弹,军营已不准人外出,加之10月9日提前起义的通知传达不明确,互相等待而延误了时间,形势对起义者更不利。10月10日,张鹏程被队官派遣,令他率二十名士兵,领子弹五十排,守卫武昌通湘门。途中得暗号通知当晚举事。晚七时许,新军工程营首先发难,枪声大起,张遂按原订作战计划,率部急往楚望台同起义各部会合,以便统一行动。
起义军在楚望台集中后,因当时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首领均未在场,遂临时推选工程营左队队官吴兆麟为总指挥,分别由邝杰、蔡济民、熊秉坤各带起义者,分三路进攻督署。张鹏程参加的是由清水闸进攻的一路。清军第八镇统制张彪率部顽抗,双方反复冲杀,战况激烈。张鹏程所在进攻队伍,被清消防队所阻,后得蛇山炮队的支援,始得继续前进。10月11日晨,清总督瑞澂及张彪先后逃走,督署攻克,继之又攻占了藩署诸要点。张鹏程所部遇到乘机抢劫藩署银库的清军队官满人崇光,即将其击毙,保护了财产。当天上午,起义军完全控制了武昌。下午,汉阳和汉口亦先后落入起义者手中。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都督府)成立后,张入府任参议。
按原定方案,武昌起义成功后,以资深的共进会首领刘公为都督,刘英(留日学生,共进会和同盟会会员,京山人,在家乡聚有武力)以副都督名义在汉水上游率兵响应。但武昌起义中,刘公及其他领导如黄兴、宋教仁、蒋翊武、孙武、张振武等均未在场,一时群龙无首,乃强拥清军混成协统黎元洪为都督,以资号召。刘英在得知武昌起义成功后,即于10月12日在京山率众响应,并以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副都督名义发布公告,在攻占了天门县城后,即令其弟刘铁来武昌求援。张鹏程和李济臣于是被派往天门。张到天门后,刘英任其为总教练官,着手训练和整顿起义队伍,以提高战斗力。